第A13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蹭流量的网红路牌 注定不会红太久

    郑建钢

    近日,有市民举报,称鄞州区江东北路某改造商业地块部分商户擅自设置地名标志,包括“我在宁波没人要”“拾串酒生”“拾里江丰”等网红路牌及非标准门牌。市民政局接到举报后,联合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明楼中队前往违规地名标志设立点进行检查,发现商家自行设置的2块网红路牌外观样式与标准路牌十分相似,都是蓝底白字且标注了南北方向,容易造成指位混乱、公众误解。 5月9日《宁波日报》

    遍地开花的网红路牌,不只是宁波有,在其他许多城市也普遍存在。比如,“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广州”“我在成都,你在哪”“像星辰许愿在北京见面”……其中,“我在××很想你”这块路牌貌似特别受欢迎,在不少城市都出现过。

    网红路牌属于商业行为,大都出现在咖啡店、火锅店、烤肉店等商业区和旅游景区。网红路牌本身属于非标准门牌,外观样式模仿标准路牌,容易造成指位混乱和公众误解,其行为违反了《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拆除、移动、涂改、遮挡、损毁地名标志。”不管是商家自行拆除,还是执法部门拆违,都是必须的。

    但是,即便民政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处理,这样的网红路牌,千篇一律的“抄作业”,也已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网友反感程度不断上升,嫌其油腻、没有新意;还有网友讥讽道:怎么让一个景区迅速变土?立个路牌,上面写着:我在××很想你。

    一哄而上,铺天盖地,大量复制粘贴,想把一块路牌作为一个流量的载体,由于缺乏鲜明的特色,更由于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仅仅只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形下,最多只是贩卖概念而已,想要达到被公众长期关注的目的显然不够看。

    商业行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只靠“抄作业”、蹭流量,混个脸熟,注定抄不出什么名堂。一个品牌如果想要得到广泛的认知,必须要在奉公守法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与公众建立起实实在在的情感关系,而不是蹭流量去“套路”他们。须知,在整个商业价值链里,谁离消费者越近,谁就越有话语权。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