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 决心要去画画是一件艰难的事。毕竟已40+满是油烟味的年纪,硬生生地透支有限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个人爱好,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奢侈的。所幸,孩子的画画老师变成了我的老师。最终,如愿跟着拿起了毛笔学画画。 第一次上课就因为工作冲突搁置了,于是被迫去“娃娃班”补课。火急火燎地赶到画室,却发现一堆孩子围在一位年纪与我相仿的中年女子身边,娃娃们叽叽喳喳一堆,老师旁若无人地说着、画着,还时不时冒出几句可爱的俏皮话。有孩子叫道:“哎呀,一不留神画歪了。”老师却神情自若地解释:“也会有同学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不叫错,每一笔都是我的风格……”但我已经被震住了——原来,没有对错,只是相对而言,都是风格。若是没有这样大智若愚的智慧,怎么能够泰然自若?看着老师行云流水的笔法,感觉画国画是如此简单:把柔软的毛笔转啊转,就可以妙笔生花了。可一旦自己拎起笔来却发现只是自己的想法,一笔一画、一轻一重、一浓一淡都是功夫、花下的时间、国画讲究的技法和墨法,最后终究还是归结于心法。 第二次上课主题是画兔子。胆怯得不敢落笔,老师指导着:这样的小品几分钟就可以画完了,为啥这么纠结?其实内心非常清楚,是因为怕画错,怕输的心理让人犹豫不决。不是真的不会画,而是怕画得不够好,担心和焦虑远远甚于画画本身。想起邓亚萍的《心力》书中所表述的,要以想赢的心态去比赛,而不是怕输。好不容易安抚好内心,最终还是画歪了,就停滞在那里不敢动了。老师过来又是一阵教育:无论好坏都要把这幅画画完成,这是基本的要求——分分钟感觉这不是在学画画,而是在学哲学。生活中总是充斥了各种不确定性,而我们容易被情绪推动着走,甚至用各种伪装的努力去代替内心的空虚和紧张。人,最大的资本是靠谱,而最起码是“完成”。重墨淡彩,以为握的是笔,其实是自己的性格。性格刚硬则落笔有力,性格温和则行云流水,曾经一度对自己内向的性格耿耿于怀,觉得老天爷总是落下了我这个人。可是,这一番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拨,却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次上课是画花。胆怯地下笔,硬生生地临摹,老师大笔一挥,边气势磅礴地修改边说道,画面是平面的,但是你要画出立体感来。瞬间觉得炸裂,临摹的是画面,但是却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画面的布局,第一笔在哪里开始,再派兵布局,要像又要不像。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画者的角度去揣摩,才能画出相似的部分,但是不像的部分就是自我的特点了。想起李可染跟着齐白石学画画的典故,十年之间只为师傅研磨铺纸,学习的恭敬和真诚才是学习的本身。每个人都希望学到什么,可是欲望越是强烈,得失感越重,则学习的效果就越差。放下对原来已有的知识的自以为是,才能灌进来一些更好的东西。杯子拿走了,空气自然会进来,所以要保持平静平和平常心。 后来因为工作忙碌,参加学习的时间总是被中断,但学画画的经历和感悟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