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益 “我不会写,我不会写——”如果碰上作业是写作文,在以前,家中总会出现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喊声,小孩一把鼻涕一把泪,迟迟不动笔,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见我丝毫不为之所动,他便打出感情牌:两只红通通的小眼睛,泪汪汪的,用无助的眼神看着我,那目光似乎在说:“妈妈,我真的不会,真的不会……” 每当出现这种场景,我的焦虑就会像小虫子一样不由自主地钻出来,继而爬遍全身,怒火就会像火箭般往上蹿,不可抑制。这场拉锯战消耗下来,时钟已不知不觉走到了晚上10点。一边是哭哭啼啼的孩子,一边是渐行渐远的时间,无奈之下,我只得一边说,他一边写,匆匆写完交差。 彼时,娃正处于小学中段,写作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让他裹足不前,望而生畏。这样鸡飞狗跳的日子,让人心惊胆战,难以为继。如何让小孩从怕写作,到会写作、爱写作,我开始思索应对之法。 俗话说得好,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没有输入,哪来输出?阅读量少,是他的第一问题。其实,早在幼儿园时期,我就注重亲子阅读,家里的绘本买了一箩筐。当时,以睡前阅读为主,我读他听。尽管上班疲惫,但我还是耐着性子,扯着嗓子,边读边讲。一开始,他是闹腾的,在床上手舞足蹈、活蹦乱跳,直至后来渐渐被吸引,不由自主地黏在我身边,静静地听我讲那些绘本故事,美好的时光倏忽而逝。 来到了一年级,识了一些字。我感觉我可以放手了。于是,我开始不再亲子阅读。我强制地把他按在书桌前,让他独自面对那些高大生冷的字眼、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他就像一只被母亲抛弃的小羊,踽踽独行于大草原,带着慌张,带着孤独。而我没有丝毫觉察,用我自认为正确的观念,冷酷无情地执行着独立阅读的规定,使得他越来越排斥阅读。阅读,成了刚性指标,没有感情,没有温度,小孩如坐针毡,大人怒目而视,规定时间一到,双方如释重负。本应带着甜味和香味的阅读,却变成了硬性任务。剑拔弩张,家庭氛围日趋紧张,争吵频频上演。 这样的阅读注定无效,行不远。我静下心来,反思问题在哪。放手太早,这是其一。虽说小孩识字了,但是并不意味他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识字少,生字多,碰到拦路虎,他容易有畏难情绪,打退堂鼓。所选内容有时候不对小孩的胃口,对他来说,吸引力不大。其二,就是坚持得太短。在向小孩投喂一本书的最开始,他有可能是抵触的、漠视的。这时候,作为家长的我,就容易败下阵来,轻言放弃。 痛定思痛,找到原因之后,我开始重新出发。我找来男孩一般感兴趣的《三国演义》,之前电视看过,有点印象。原著有难度,就先开始现代文版的。即使是现代版,里面还是有些生字词、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我就利用闲暇时间,做足功课,提前查好读音,注好意思,扫清阅读障碍。 《三国演义》一章有点长,五六页甚至七八页,一开始小孩读得有点累。当他觉得累的时候,我们家长就上,轮番上阵。就这样,不知不觉,一章就读完了。有时候,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他读得停不下来,欲罢不能,经常用期盼的眼神央求我:“妈妈,我还想再读一章。”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时间还早,那我们就继续。如果时间晚了,我就劝他,睡眠要紧,咱们有空再读。母子俩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景象,跟之前的场景形成多么大的反差啊!看来,不是小孩不愿阅读,而是我没有用对方法呢。 在陪读的路上,我算是入了门。不到三个月,一套八本120万字的《三国演义》,母子俩利用晚上及双休日时间,断断续续陪伴读完。接下来,我就循着他的兴趣,开启了历史书籍的阅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依着兴趣的阅读,开启了一段丰富的人生体验。阅读,丰富了他的词汇,充盈了他的情感,对于写作文,他不再那么畏惧了。对于我而言,也重启了一段新的阅读之旅。陪伴阅读,成为亲子时光中最长情的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