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转眼间,又到了青梅煮酒的季节。 上周曾特地去山间看了看那几株江梅树,只见树上梅子青亮圆润,有的还染了腮红,想来是可以泡酒了,便赶紧采了来。 梅子是梅树的果实。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梅树都会结果,只有果梅或由果梅分化出来的梅种才可以,譬如江梅。江梅是一种野生梅树,由果梅分化而来,花白如雪,清香无比,故有人也常将其移植在园林或院落中。 泡青梅酒是我很早之前就想体验的江南雅事。遗憾的是,竟一直没遇到过梅子。江南水果店及超市里没见有青梅卖,估计是因它口感不好,无法当水果吃的缘故。后来认识了一位老师,姓谢。谢老师的工作室前植了一株梅树,这梅开白花,结梅子。梅子将熟时,谢老师就搬来梯子去摘,摘下来泡青梅酒。问过谢老师,谢老师说那是一株江梅,山间挖来栽上的,好多年了。从此,我便对开白花的梅树多了几分关注。 去年初春,我在附近的山脚下转悠时,于一幽静的山坳里发现了几株白梅,经比对,我认为它们有可能就是会结果子的江梅。清明过后去看,果真,团团簇簇的,一树小青梅,把枝条压得几乎要坠到地上。谷雨过后,地上落了一层鹌鹑蛋大小的梅子,估计是果实太密,养分供应不足的缘故。过些时日再去看,枝上还有,且已长大,便兴冲冲地买了玻璃密封罐,着手泡青梅酒。 江南街巷里没有卖梅子的,卖酒的却随处可见。进去告诉店主想泡青梅酒,他立马就懂,帮你挑出合适的酒,甚至愿意帮忙泡。 泡青梅酒,并不难,完全可以自己来做。简单来说,就是准备一个干净的玻璃酒罐,晾干后,将处理好的青梅与冰糖放进去,最后把酒倒入,密封保存在阴凉的地方即可。泡上五六个月,就可饮用了。如泡一年以上,则口感更佳。 古诗文里常出现“青梅煮酒”一词,如:“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绣袂,展香茵。叙亲情。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青梅煮酒是得到青梅酒的一种快速方法,将青梅的酸味煮到酒中,使酒的味道更加丰富。青梅煮酒是古时很时尚的休闲方式,所以北宋词人晏殊在城南陌上喜遇意中人时,就邀她一起青梅煮酒,并写下了上面的句子。 现在,人们制青梅酒,多采用泡的方式。利用时间的文火,使青梅之味慢慢渗入到酒中。想来这也是一种煮,时光的慢煮。 制青梅酒的话,最好选择将熟未熟的梅子,即青梅。熟梅果肉宜泡烂,会影响酒的品质。 丰子恺画过一幅名为《青梅》的漫画,画的是两个少年在墙外用竹竿捅青梅的情形。我有位朋友很喜这画,他描述到,不等梅子成熟,小孩子们就已迫不及待地去摘了。其实,那不是等不及,而是要的就是青梅。丰子恺是桐乡人,我的同学肖儿家就在那儿,家中亦每年都有制青梅酒的习惯。 有些事物,当你不关注它时,它的一切都是向你关闭着的。而一旦你开始关注它,就会发现,好像到处都是它的身影,比如梅子。 我们小区南门口种了一大片梅树,开的是红花。春天我去树下寻马兰头时,忽发现它们竟然也都挂了果。后来,每遇到梅树,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抬头看看,这一看,便发现了很多梅子。看来,我以后都不愁没梅子泡酒了。 去年酿的青梅酒已打开,颇为成功,香气扑鼻,尝一尝,酸甜爽口。有人告诉我,青梅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我觉得,制青梅酒,其实是在存储记忆与美好。 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海街日记》中,青梅酒就是香田家重要的情感纽带。妈妈离家多年,大女儿幸对她颇有成见,后来双方和解。在谈起青梅酒时,彼此的情感都得到了最温柔的呈现。那一刻,幸跑回家,把外婆做的陈年青梅酒送给了妈妈。 这世间,总有一些东西稍纵即逝,对此,人们就想办法进行保存。青梅酒存储的,也许并不只是青梅与酒的味道,它可能还有一座城市的味道、一个季节的味道,抑或,一个人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