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2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牵着蜗牛去散步

    □张瑜

    周末,带着孩子去游泳。去年暑假课程学完以后,两个孩子再也没有下过泳池,间隔大半年,不知道学过的姿势还记不记得。

    女儿今年四年级,她换好泳衣,一骨碌钻入了水底,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仰泳,看起来很快活。儿子今年二年级,一直不肯换衣服,在岸上犹豫了半天,说什么都不肯下水。

    过了一会儿,他看着姐姐游得那么欢,忽然开口说:我也要下水。他先是半个身子浸在水中,大叫:水好冷,我不游了。

    我在旁边安慰说:水温是慢慢适应的,一会儿就感觉不冷了。他仍然扶着下水的扶梯,不敢放手。

    姐姐游到他身边,使劲往他身上泼水,他也开始反击。两个人互相戏弄了一番。他终于把身体沉到了水里,但双手仍然抓着泳池的边缘。

    女儿一忽儿钻入水底,一忽儿钻出水面,跟其他孩子打成了一片。儿子仍然只肯沿着边缘,缓步移动。今天他穿着一件青绿色的泳衣,头上戴着一顶同款颜色的帽子,大大的泳镜嵌在他的眼眶周边,活像一只青蛙。

    他一边移动,一边嘴巴还发出一阵阵怪叫,引得一旁的家长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大概这样坚持了20分钟,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学着离开扶手,在岸边轻轻游泳。

    他看起来很紧张,但显然已经用尽了全力。

    孩子们开始在岸边跳水,他也加入了队伍。一骨碌从岸边跳下,又拼命游回起点。他的动作显得很笨拙,但比刚开始下水的状态好了很多。

    有时候我想: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真的不同。女儿学自行车,只需要半小时,就能自如地穿梭在小区里。儿子学自行车,却整整练习了一周。

    女儿一首古诗一会儿就能背完,儿子常常需要二十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有时候,晚上背不出,早上他还会很早起来继续练习。很多事情,他仿佛比别人慢半拍。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的生活技能,他接受的能力,都似乎要差一些。

    我也曾经为他担忧过:为什么别人学得快,你就那么慢?为什么他们都会,你还不会?现在想想,确实是自己太着急了。其实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但横向比较,内心的失落感会越来越强。我们如果选择纵向比较,那么他们其实也每天在进步。

    慢慢地,我们都要接受孩子只是普通人的事实。他听写从来没有满分,作业本上会有大红的叉叉,隔三岔五老师都要找我们沟通。我们只能尽自己的能力,慢慢引导,多花一点时间和耐心。牵着蜗牛,慢慢往前爬,总有一天,也可以爬到终点,可能会很慢,但慢一点又会怎样呢?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