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28日 星期三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溪边的杏梅

    □裘七曜

    六年前的春天,我在镇上的菜市场瞎逛,看到一个老人在卖果树苗。他的果树苗仅有两棵,树干像大拇指般粗,估计是自家院子里不知不觉中长出来的。

    我问:大叔,这是什么果树苗?蹲着的他微微一笑,并用手指拨弄着树苗,他说这叫杏梅,这树长得挺快,等明年的这个时候就有刀柄那么粗了,而后年、大后年……他摸摸自己的手臂又看了几眼自己的腿肚子。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决定买一株,反正不算贵,就30元钱。

    我把树苗栽在家门外的溪边。那年秋天,我们进城了,因为小女要上初中。而老母亲还住在故乡的院子里,寂寞的时候,她站在溪边的桥上,看看行人,又看看这棵杏梅。

    我偶尔回乡村,母亲说,这棵树咋回事,枝繁叶茂的,今年春天连花都没有开。我没吭声,我在想:难道我被那位大叔骗了?可我又想:也许现在不是时候,它不想开花,更不想结果,就像咱家的小女。

    想起小女,我时常火冒三丈,因为她总是跟我“对着干”,我叫她好好读书,她偏偏每天玩耍,所以成绩一般般。不像大女儿,我们从来不管她,也不去参加什么培训班,可她竟然考上了排名在十之内的“985”大学。

    妻子说,咱们得让小女去城里读初中,即使成绩上不去,那多认识一些人也好啊。

    我想了想,觉得妻子的话有道理,做父母的都祈盼自己的孩子有个“锦绣前程”。

    又是一年的春天,我来到乡村,母亲喜盈盈地告诉我:今年开花了,但不多,我数了一下,只有3朵。我也带着喜悦的神情站在桥上看着那棵杏梅,却又莫名其妙地傻笑:主干比我手臂还要粗,竟然才开了3朵花。但,我还是挺高兴的。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小女的班主任夏老师发的:小女的成绩从进校时的398名这次变成了395名。

    我又傻笑了,3名也是进步啊,就像我看到杏梅开了3朵粉色的花一样激动。

    初夏,我又来到乡村,在枝繁叶茂的缝隙间探头探脑。母亲走过来说,别扒弄了,那3朵花后来被风吹走了,没结果。我挺失落的。

    小女成绩又退步了,妻有些生气,忍不住说了她几句。她把书包一丢,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家里乱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偷偷地溜。

    妻说,这小女以后怎么办?咱们得让小女去培训班补课,这样即使成绩真的上不去,也算对得起她——“问心无愧,绝不后悔”。我本想说顺其自然,真的读不好也就算了。但看着妻子那么坚定的眼神,我又把话噎了回去。

    其实,小女已经够累,夜自习结束回到家,到12点作业都做不完。第2天清晨又急急忙忙地去学校,由于睡眠不足,听着听着头又歪了。到周末再去补语文、数学、英语……这马不停蹄的“大补”,到底有用吗?

    小女初中毕业的那个春天,花开了不少,但依然没有结果。

    中考成绩出来了,进普高还差几分,但去读职高可以进那里最好的班。我们决定让她去读职高,希望她从今往后有一张欢然的脸、一颗灿烂的心,可以一扫往日的压抑和忧悒。

    冬天,杏梅落了叶,我在溪边漫步,偶尔望望它。路过的行人笑着问:你家的杏梅今年结果了吗?我摇头笑笑。有一个行人打趣着说,我教你一个方法,大年三十那天,你拿着斧头和锯对着树“吼”几声,大意是反正结不了果,今天要把你砍了、锯了。然后让你的老母亲装模作样地来劝架:别砍、别锯,树还小,它像一个顽皮而又不懂事的孩子,明年会开花的,明年会结果的。

    我被他逗笑了。我又告诉了母亲。稀里糊涂的老母亲信了,竟然真的去找斧子和锯,要我和她一起出去演一场戏。我借故溜了。

    春天又来,花开着,它总是不结果。母亲说,难道真的是雄树?

    但小女在学校里“混”得风生水起。她兴高采烈地去竞选学生会干部,去参加演讲赛,去争当节目主持人……她容光焕发,信心满满,还评上了区新时代好少年。

    今年春天,这棵杏梅依旧在溪边花枝招展,看到它得意洋洋的模样,我又想到了小女,却又忍俊不禁。

    小女说,提前招生已经开始,我去杭州和宁波的高校面试了,面试成绩我都在前几名,只要专业课考试考得好,我可以比别的同学提早放暑假。

    我笑着说,只要有地方读书,老爸就踏实了。

    没多久,消息传来,两所高校均可以进。她眉开眼笑地欢快了几天,然后约了同学一起去肯德基打工。是啊,自己赚钱自己花,这才爽。

    我决定去趟乡村,把小女已被录取的消息告诉老母亲。当我走到溪边,无意间望了下那棵翠绿的梅树,竟然发现了几个青里透红的梅子,它们在那里悄悄地羞涩着……我深情地注视着它们,喜之不胜。

    六年了,它终于结了果。

    六年了,小女开始冉冉飞翔,我相信她自然而然会有耀眼的光芒。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