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围景唯利的处理 不能轻描淡写

    卞广春

    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怎么就要挡起来?近期,多地景区出现“围栏挡景”现象并引发争议。目前,有景区已经拆除遮挡物,但背后的旅游权益等问题仍有待厘清。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方面对沿线公路“围墙挡景”曾回应称,是因为此路段悬崖高落差大、易落石;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瀑布群风景区对在公路边用围栏遮挡风景回应,公路以下都属于景区范围,围栏没有占用公路,是为了游客安全考虑;德钦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对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附近设有围墙回应称,是“扶持村民”“旅游反哺”。景区“围栏挡景”,无论为了安全,还是为了村民,都是与国家旅游发展唱反调。景区在争议声中取消围挡,也不应该一了百了,应有人为“围栏挡景”承担兜底责任,旅游发展才会避免“杂音”。

    国务院2022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大政方针。其中明确,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成果要为百姓共享,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围栏挡景”为小我私利、违公众民意,是局部谋划、局部推进,违背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

    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属于全民所有,不是任何人的“摇钱树”,想摇就摇一下,也不是哪个小圈子种下的“私房菜”,想掐就掐一把。从情理上分析,景区为旅游开发、管理、维护等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向游客收取一定的费用,并在相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无可厚非。但是,“围栏挡景”,影响了公众的旅游体验,抑制了公众通过旅游,激发爱我中华大好河山的情感。而且,“围栏挡景”,也不符合旅游发展的规律,不符合旅游为民、创新驱动、优质发展、科学利用的原则。

    “围栏挡景”虽然算不上严重恶劣,但处理却也不能轻描淡写。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传播中国文化、展示现代化建设成就、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严肃面对文化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观景权利,坚持以法治理、科学管理,“围栏挡景”背后的权益之争才会被认真对待,旅游市场和服务才会循规蹈矩,不至于“想一出是一出”,旅游业发展才会越来越好,激发人们的旅游热情,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