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藏 乡居生活,有地方住,也必须要有土地,土地是一个人的根系。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老家的父亲,热爱土地。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我对土地也充满热爱之情,年少时又常常跟在大人后边去田间地头,因而对农事亦略知一二。比如,早春种土豆,仲春种西瓜,初夏插番薯,深秋播蔬菜,冬日种蚕豆,等等。 在我退休的前一年,正值西瓜栽培时节,母亲指导我种“8424”西瓜。我们这个叫水坑的自然村很有意思,种庄稼常常一阵风,张家种什么,李家也种什么。种西瓜是浙东的农事之一,每年三月份开始打足基肥整畦种植,当时气温尚低,再加上老家是个岙口形的地理环境,东海袭来的南风比别的地方都大,不利于西瓜早期生长。于是,西瓜苗移植后,培育管理成为关键。我利用当地的毛竹资源,削好竹片弯成弓形撑起塑料薄膜保护幼苗,防风也保温,等于给瓜苗搭建了一个小小的人工暖棚。瓜苗待在小暖棚里健康成长,待瓜蔓延长后,再戳破塑料薄膜,让藤蔓舒展伸长。西瓜藤蔓刚长出来的时候,显得很娇嫩,于是我去山野割来茅草之类的软物,铺在地里。担心南风大,又用竹竿压住茅草。春夏之交,天气转暧,西瓜的藤蔓也一天一个样,不久,青翠可爱的西瓜枝叶,已染绿了一方土地。我又用氮磷钾齐全的复合肥施了坐瓜肥,终于西瓜开花、结果了。从刚结出的幼果,到稍大一些瓜儿坠地……这段时间观察西瓜的成长,成为我的日常。 那年,我家分批种了三十多棵西瓜。蓬盛的瓜叶盖住了刚结出的西瓜,就像动物刚生出的幼崽,动物妈妈不让你看见用身子挡着。我就拿一根竹竿,轻轻拔开枝叶,在瓜的旁边插上竹枝做记号。转眼到了盛夏,西瓜一天长一个个儿。清晨,闪亮露珠下毛茸茸的翠皮西瓜,躲藏在瓜叶下,像一个个精灵。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摘了一个大一些的品尝,打开一看,粉红色的,引用村庄里老农的话来说“只有对折陶成”(陶成:宁波方言,指扣除损失或经过选择后所剩余的部分),即百分之五十的成熟度。尽管这样,依然飘着清香,味道鲜美。 那年天气偏旱,浇水胜似施肥,有利于西瓜生长,收获的瓜甜度足,易保存。西瓜获得了丰收,株均产瓜十余只。夏天夜晚乘凉,溪坑边话题总是西瓜。我倡议:每户人家每晚奉献一只最大的西瓜共享,众人纷纷响应。吃后,还七嘴八舌评长论短。家里西瓜吃不完,我就送同事朋友,他们个个交口称赞:“好瓜!好瓜!” 春天播下的土豆,收成也不错。特别是有一年,我去天台山脉的石头村旅游,购得七斤红色土豆,本来想食用,后来留种种植,产量蛮高。 农民家庭出身的我,身上仍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秉性。地里干活时,我舍得下力气,流大汗。比如芋艿、茭白是喜水植物,培育管理时,都会弄得一身烂泥,干活时会辛苦些,但劳动结束后在溪头洗完澡,在院子的树荫下移来一张小木桌,躺在竹椅上边喝茶边回味刚才劳作的情形,心里很是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