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热映,这个过往影院前所未见的新题材,引发了一个新的观影现象。《长安三万里》里面总共吟诵了48首唐诗,当熟悉的诗句响起时,看电影的人,尤其是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吟诵起来。不少观众吐槽现场背诗影响观影体验,对影院变身课堂的抱怨时有发生。也有观众认为孩子们受到故事中人物感召跟着背诗,是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影片美轮美奂的国风动画,在讲述波澜壮阔的大唐兴衰时代巨变的同时,也将一代代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唐诗,赋予了全新的视觉意象。主创们巧妙地将诗词随人物的经历沉浮和心境抒发,配以身临其境的动画,让观者深入理解这些唐诗的背景和情感。 影评人“@图宾根木匠”发微博表示:“如果有小朋友跟着一起背诗,建议同场观众不要制止,这是一种美妙的声音,是属于中国影院的独特浪漫。”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支招,表示希望影院开设亲子专场,或者建议成年人选择较晚的时间观影,避开孩子多的时段。 公共场所,孩子哭闹是个常见的现象,引发他人与孩子父母争吵的现象也不少见。但是要明白,儿童往往没有自控能力,虽然家长作为监护人有教育儿童的责任,但也不能苛求家长以不科学的方式来压制儿童。至于亲子专场,则和之前人们建议的亲子车厢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而言,开设亲子专场也好,约束孩子也罢,都不如开设成年人专场。这是因为,看这场电影背诗,不仅仅是孩子的需求,也是不少家长的需求。对家长来说,和孩子们一起背诗,哪怕只是看着孩子们背诗,都是童年回忆的需求,是观影带来的意外沉浸感。认为小朋友背诗影响观影体验的成年人,不妨多给孩子们一些包容,建议影院开设成年人专场,或选择较晚的时间观影,避开孩子多的时段。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场景,不必斤斤计较。 对于提供服务的单位来说,则不妨多从亲子的角度设计场景。比如,2020年9月,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设计了两条线路:一条是入场时即根据时间线索梳理作品、流派等信息的传统线路,另一条线路则是能让孩子与绘画互动的沉浸式线路,类似的安排是值得借鉴的。 总之,对儿童友好就是对未来友好。站在“一米高度”看城市,更能聚焦儿童世界,也更能观照儿童需求。面对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这“五大友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儿童更多包容。面对儿童,共情的“蹲下来”的微笑比愤怒的“跳起来”也更让人有成就感。 《长安三万里》爆火,你怎么看? 为什么这部国风电影会爆火?有网友说,大概是灵魂里的文化自信被唤醒了。那么,你对这部电影怎么看?你印象最深的唐诗是哪首?甬派·派友圈推出相关话题,来看看派友都是怎么说的。 网友“虹处拾荒”:写稿需要去看了《长安三万里》,注意到许多成年人红了眼眶。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读懂李白被释放时,说出的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成年人的共情,是想起了过去的种种苦难,是无数次想放弃的瞬间,还是如今的风轻云淡。对多年前死记硬背的诗句,此刻化为一颗子弹,直击心脏,命中的瞬间,教育的闭环,就此完成…… 网友“小监视器”:三万里,只朝夕。长安梦,梦长安,为长安!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网友“扬子_zZjD”:女儿建议我去看的,从高适的角度去讲李白,从青少年到老年,出现了很多唐代诗人,而且里面的诗耳熟能详,都是我们几代人背过的。 网友“安静的蛙”:轻舟已过万重山,就是一种洒脱释然,让人唏嘘又充满希望。 网友“甬派用户g4guq8”:我喜欢李白的诗,但相对于李白的洒脱,我更喜欢高适的坚毅。大唐的繁华昌盛,正是有了高适这样精忠报国的人,才能长治久安。 网友“马果叶”:唐诗宋词更喜欢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更喜欢李白。从小学就开始诵读,字字珠玑,读一次爱一次,流传千年,句句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