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滩院区儿科主任李志飞在门诊中。 |
“暑假以来,儿科门诊中来看抽动症的患儿比假期前增加了近50%。”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滩院区儿科主任李志飞告诉记者,最近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从外省坐飞机来宁波看病。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药也吃了 孩子还总是在课堂上发怪声 “医生,我真的没办法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药也吃了,孩子还总是在课堂上发怪声。大人越骂,他就越要发怪声。”润润(化名)的妈妈刘女士痛苦地和李志飞讲述起孩子的病情。 润润是个小男孩,今年6岁,从幼儿园小班起,就因为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批评、罚站。平时在家里,也常被父母责罚。 大概一年多前,刘女士发现润润经常有意无意地清嗓子、吸鼻子。一开始,她以为是感冒导致的,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润润清嗓子、吸鼻子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后来,还经常在课堂上还会发出怪声。 “老师找我们谈了好多次,说他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大家上课。我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是他更频繁地在课堂发怪声。后来,在家里也经常这样。”刘女士终于意识到,孩子可能不是故意和大人对着干,而是病了。她带孩子到沈阳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说,只能长期吃西药控制。可是,吃了几个月,效果时好时坏。 刚放暑假,刘女士一家和从宁波回沈阳的亲戚一家聚餐。看到润润的情况,亲戚说:“我孩子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在宁波看的李志飞医生,吃了中药颗粒,也用了行为疗法。现在,控制得很好,已经在减药了。” 看着亲戚孩子阳光明媚的笑容,刘女士毅然决定,打飞的带润润来宁波。 压力太大是抽动症常见病因 一般与心理问题有关 通过检查评估、问询等,李志飞认为润润的确患了抽动症,而且症状比较明显。 李志飞向刘女士介绍:压力太大是抽动症的常见病因。研究发现,患儿脑电图、脑CT、颅脑磁共振检查都显示,身体的构造和功能大多没有异常改变。因此,一般考虑和心理问题有关。进一步分析,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又跟家长有关。有些抽动症孩子发病时,会无意识骂人,以此来发泄不满,缓解压力。 听到这些,刘女士眼圈也红了。“我们就怕把孩子宠坏了,一直来对他要求都很严格。加上他表现得比较调皮,确实经常打骂他。孩子平时是挺怕我们,讲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会偷偷看我们的脸色。”刘女士表示,回家后,一定多陪孩子,多鼓励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当天从安徽蚌埠来复诊的翰翰(化名)一家则神色轻松地走进诊室。翰翰在去年寒假时来初诊,被诊断为抽动症,表现为频繁眨眼睛,越紧张,眨眼也越明显。现在,通过药物治疗和家庭教育方式调整,症状已经基本消失。 常被误认为是故意捣乱 家长不要做“抽动警察” 李志飞告诉记者,抽动症的学名是抽动障碍,这是一种慢性神经行为疾病。多于3岁后学龄前期至10岁儿童发病,男多于女。 抽动症的主要特点是临床经常出现不自主、难自控地快速抽动表现和不协调动作。常见的有:频繁挤眉、眨眼、吸鼻、撅嘴、做怪相、摇头、扭颈、缩颈、耸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动。严重的还有发声抽动。比如,喉咙中发出“吭吭、喔喔”的异响、犬吠声、出气声、清嗓声、重复声以及喷口水、说脏话等。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以及感冒等也可能会加重抽动症。 “孩子的抽动表现,经常会被家长、老师误认为在故意捣乱,而遭到呵斥或责罚。这又会加重抽动症。”李志飞说,抽动症的治疗需要家庭、学校、医院的共同努力。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抽动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安全的。药物治疗外,行为治疗、心理咨询、家长培训、学校干预等,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改善疗效。 李志飞特别提醒,面对孩子的抽动症,家长不要过度紧张,更不要做“抽动警察”,反复提醒甚至威胁孩子。这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家长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抽动症,避免打骂、过分指责、讥笑以及过分注意抽动症状、制造紧张的精神环境气氛等,要努力给孩子营造正常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庞赟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