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风过后高温高湿
晚稻生长病害加剧

农技专家田间“把脉”

农技专家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二化螟、白叶枯病、水肥管理……台风后,高温高湿的天气,使晚稻生长病虫害问题加剧。为此,宁波市农科院专家近日走进田间地头,为晚稻生产“把脉”。

    8月7日上午,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农艺师黄宣、助理研究员姜洁锋等专家,首先来到余姚马渚镇的梦园农场。该农场有500亩粮田,其中一部分是单季晚稻,在台风“杜苏芮”来临之前已经种下,目前长势良好。

    不过,专家走进田间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处单季稻田里出现了二化螟虫害。黄宣随手采了一株稻苗,扒开叶片一看,里面出现一条正在蚕食稻芯的虫子。“这就是二化螟幼虫,成虫会变成飞蛾,对水稻生长影响很大。”黄宣立即提醒农场负责人赶紧做好防治工作。

    “台风过后天气高温高湿,水稻特别容易发生病害。”黄宣说,病虫害应该是目前这段时间的普遍问题,农户们一定要提早做好防治。

    专家走访多个农场后发现,除了二化螟虫害,还有部分农场的水稻叶子出现枯黄迹象,那是遇上了白叶枯病,这种病害特别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会破坏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稻谷品质。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还会派遣更多的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各地田间地头,为台风后的晚稻生产“把脉”,保障我市晚稻健康生长。

    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詹柴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