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队员和“小裤脚团队”成员一起制作糕点。 记者 杨辉 摄 |
“2019年,当我第一次跟着老师来到葛家村的时候,我也是迷茫的,不知道村民们想要什么,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沟通。”8月10日晚,在宁海葛家村新建的民宿里,丛志强教授“小裤脚团队”的成员张莉苑以“学姐”的身份,和调研队员们聊起家常。 “以后进行乡村调研会更有信心” 2019年,作为丛志强教授的学生,张莉苑第一次来到宁海。如今,她即将进入博士阶段,回忆这几年,她更多从自身角度,讲述了在艺术赋能乡村中自己的成长和转变。 8月11日是调研队员此次在葛家村调研的最后一天,丛志强教授发出邀请,请队员们和“小裤脚团队”一起,与葛家村村民共同完成一次美食体验。 当天上午,教授路上的叶仙绒美术馆里摆起长桌,大家开始准备烘焙食材,村民络绎不绝。与其说是美食体验,更像是新老朋友的聚会。馆长叶仙绒早早做好了山粉烙饼和“五次粽”,“90后”回乡创业的“木花观云”咖啡馆老板娘章优丽送来了咖啡和茶饮,“糕抬桂手”的老板娘袁桂敏带着准备好的食材要教大家做绿豆糕和桂花糕…… 村民的手艺让同学们连连惊叹,“小裤脚团队”为当地量身定制的“福”“禄”饼干,也让同学们感叹心思巧妙。“不管是昨天和张莉苑学姐的聊天,还是今天和‘小裤脚团队’的互动,对我们的意义都特别大,以后我们再进行乡村调研会更有信心。”有调研队员说。 把拍摄的村风村貌设计成明信片 临别之际,最让调研队员不舍的是这里的村民。 正是带着这份不舍和感动,队员们讨论了好几天,想为葛家村留下点什么。在带队老师范华东的建议下,大家连夜将这几天拍摄的村风村貌设计成了明信片,还为葛家村设计了独有的印戳LOGO。 “现在年轻人喜欢打卡嘛,而且村里也有咖啡馆,我们想把这几天拍到的特色风景设计成明信片,让刚来到葛家村的游客,很快就能对这里有个初步印象。”徐铭菲说。 “在村里吃住,与村民交流,这几天与葛家村的亲密相处也建立起了我们对乡村的情感联系。相信回到校园后,我们仍然会关注葛家村的发展情况,我想这也是大学生乡村调研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吧。”调研队员陈欣怡说。 记者 张海玉 通讯员 郑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