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装得多么不需要我们,父母仍然是他们的天,家仍然是他们内心最需要的安全港湾”——书上都这么说,自诩也是一个读书人,如临大敌地积极应对孩子的青春期,查阅资料做笔记,上网百度找热搜,以为仰仗自己的学识可以妥妥地搞定一切,直到真实体验了一把青春期孩子的母亲角色,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青春期比想象来得猛烈。 自打孩子上了初中,除了拔穗般疯长的个子之外,还有日渐肆意的脾气,仿佛内心住了一个混世小魔王,一改以往的温顺和听话。有经验的妈妈们告诉我,那就叫青春期,而且还特别叮嘱:孩子就那么一次青春,别刚、别杠、别扛,让他顺利度过这段成长期。而进入四十不惑之后,我的脾气也更急躁,于是,家里变成了先生口中的“双期效应”:青春期+更年期。 笑谈之后,剩下的都是日常的一地鸡毛。 每个经历过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内心肯定充满了各种纠结:莫名其毛地被拒之门外,甚至会因为一句普通的话语被噎得半死,孩子“领地”意识日渐强烈,我的房间、我的朋友、还有我的隐私……这些成为每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哪怕自己也是这么经历过来的,还是不能接受孩子突然间的长大、突然间的叛逆、突然间的人高马大。经常吃饭的时候,说着说着就成功地把话题转移到学习成绩,就忍不住开始唠叨,要不是先生暗示,我还觉得自己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全然不顾孩子脸上复杂的神情,再不收住就要成为“全民公敌”了。 有次集体外出游玩,我兴高采烈地负责开车,热闹过头结果把前面的车追尾了,孩子也吓蒙了,我更着急,再加上前面车主的指指点点,脾气就上来了。明明是我的责任,哪怕在交警大队还是绷着脸。最后,忍不住冲着孩子发火了:“如果你不打扰驾驶员怎么会碰上前面的车呢?”——结果孩子一顿理论,感觉也是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其实也是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就这样吵吵闹闹地消耗着青春期,甚至为了避免内部斗争,暑假报名让孩子去外地学画画,以为这样能稍微缓和下。 刘称莲在《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说,莫名其妙的偏执、终日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我也觉得在理,可是真的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包括剑拔弩张的愤怒,紧张甚至无力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情绪更加糟糕,心里却还在计较为啥上学期还好好地和我说话,今个变成了混世小魔王?不是因为对立,而是一以贯之的掌控感的消失。孩子终须长大远离,只是父母没有做好准备。 暑期班临行前,我一脸忧郁地看着孩子,他却一片光明灿烂奔向前途的样子,言谈间也多了几分松弛和和谐。努力想要找到处理亲子关系的解药:是转身离开?是对峙不下?直到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拼命拉住你说不要去不能去,而是给你准备最耐穿的鞋子,备好雨伞,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第五条街道上有小偷。告诉你,去吧,回来家里有饭。 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