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明 父亲是个木匠,被村民称为手艺人。 他在外跑了几十年,吃过百家饭,也算“见过世面”。可胆小、内向,这些别人眼里的毛病,经过那么多年在外历练,也没能从他的骨子里剥离出去。 别的不说,就说回家这事,他总要挨到天黑的时候才进村。其实,他本可以下午就到家的,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他是这个点到家。大多时候,他是藏在夜色里回来的。 父亲说过他夜归的事,我还梦见过他在村外徘徊的场景。他脚边堆着行李,两根手指夹着一根卷烟,吧嗒几口,就望望天色,再望望村庄。脚边一堆横七竖八踩扁、踩烂的烟头,他一边盼着早点与家人团聚,一边又想着法子躲开村里人。他希望第一眼看到的、第一个与他说话的,是自己的家人,而不是村里的其他人。为了这个,他只能挨到天黑。 等到天黑下来,村民大多回家吃晚饭了,街上基本没了人影。这个时候进村,不用跟人打招呼,他心里会自在很多。父亲躲着村里人,是怕说错了话,他要缓上一夜,第二天再见人。 我小时候,村里流传着一个故事,被人当笑话听。村里有个年轻人在外打了几年工,后来回到村里,村里一位长辈与他打招呼,问他啥时候回来的。他回答,昨晚上回的,长辈就打趣他,乖乖,不得了,看把你能的,你还坐碗上(昨晚上)回的,你咋不坐锅上回啊!撂下这句话,长辈扭头走了。之后,青年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不少人说他忘了本,在外面跑几年,家乡话都说不好了。 这个故事,村里几辈人都听过,有人拿它当笑话,可也有人把它当真事,比如父亲。故而,打工者回村,听到别人问他啥时候回来的,打工者立马提高警惕。明明就是昨晚上回来的,但一定不能说官话,最好连一点调调都别带。他会说,我夜个黑介回来的。 家乡话在家乡人看来,是一个人的本质,是底色。当你的家乡话走音的时候,已经不自觉设置了一道隐形屏障,把家乡人隔在外面了。当你的家乡话里偶尔蹦出几个不纯粹的外地词语,很多人都会觉得你变了,不像家乡人了。 父亲刚到家,怕见人。就怕不经意间从嘴里溜出一两个外地词语,给人造成误会,怕别人说他忘本。肉体先回来了,他得等一等还在路上没跟上来的魂,要先和家人聊聊天,暖暖场。一夜之后,魂就回来了,就不用再担心说错话了。父亲回来的当晚,我们要陪他聊到很晚,在家乡言语的包裹浸染下,父亲逐渐从另一个语境切换到家乡语境,实现了软着陆。即便有几个外地词语或是书面词语蹦出来,毕竟是在家人面前,出得他口,入得我耳,就此打住,不会被当成笑话在村里流传。 我有时怀疑,以父亲的性格,在外面是怎么拉活的?父亲说,生意人吃饭才靠一张嘴,手艺人吃饭靠的是手艺,把活干好了,自然有别的活找上门来。这话我半信半疑,酒香也怕巷子深,你活干得再好,别人怎么找到你?还是母亲一语道破,靠那边几个朋友撑着,帮他找活。说到这,父亲似乎想起了什么,吆喝我妈,把新打的花生准备一袋子,那边朋友确实没少帮忙,谢谢的话咱又说不出口,还是带点东西实在。我说呢,很少见父亲带东西回来,倒是常见他带自家产的东西出去。花生、花生油,还有弹好的丝绵,都带过,原来都送给朋友了。真应了那句,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像父亲这样的夜归人,村里有好几个。他们一边盼着早点与家人团聚,一边又怕与村里人搭话。挨到天黑,走在村里的路上才安心。 如今,夜归的人少了。夜归人的习性却保留着,他们为了避开与人搭话,干脆叫一辆出租车或者三轮车直接送到家门口。车窗一摇,门帘一放,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安心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