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红烧土豆、煎带鱼、四季烤麸、番茄蛋汤——这是北仑区霞浦街道陈华浦社区居民袁银凤的午餐。她说:“我今年81岁了,平时家里就一个人。街道的爱心食堂解决了我们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打开饭盒,饭菜还是热乎乎的。” 11月20日《宁波日报》 一口热乎饭,满满获得感!爱心食堂“暖胃更暖心”,不仅守护了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而且提升了公共养老服务质量。 当下,不少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独居、孤寡等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是从吃上一顿可口饭菜开始的。这几年,宁波聚焦“舌尖上”的养老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越来越多的爱心食堂开门迎客,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根据老年人居住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半径,科学规划、以点带面,不断扩大高质量助餐配餐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更多长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食”光。 爱心食堂建设有力度更显温度,饭菜质量与安全是必须守牢的底线。正所谓“众口难调”,老年人对饭菜的质量要求很多,要结合饮食特点、策应不同需求,从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合理均衡入手进行烹饪制作。同时,应注意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无缝对接,切实把好食品安全关,让老年人吃得安心与放心。 爱心食堂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实惠,这种供餐模式要走得更远,必须完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老人主角”的共担机制。譬如,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众筹”;培育一批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助餐配餐服务企业;搭上“互联网+”快车,对孤寡老人等群体创新配餐服务模式。只有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兜底保障责任,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民生关怀的最大公约数,才能让爱心食堂实现可持续经营。 从报道上看,爱心食堂里既有价廉物美的饭菜,也有融洽的用餐氛围,老人们边吃饭边拉扯家常,可谓其乐融融。事实上,爱心食堂亦是社交场所,在满足就餐需求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用餐长者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进一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整合资源要素,拓展服务范畴,打造邻里交流、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多平台的“长者之家”,切实满足老人们多元化养老需求,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