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等你绿冠成荫

    □邵益

    周日傍晚,我盛起排骨山药汤,喊孩子爸吃饭。“快看快看,儿子来信息了。”他举着手机从书房奔出来,如获至宝。置顶的三人群里弹出一句:去场外听ZJL(周杰伦演唱会)了。两人立马发信息回应。相比大一,现在极少联系他,明白很多时候纯属自我安慰。

    以前几乎每晚会叮嘱他早点睡,后来才知晓平时晚上12点上床,周末会更迟。每逢游泳课让他随带浴巾,谨防感冒。放假回来,浴巾仍折叠整齐,装在纸袋里,没动过。不过他会秒回信息:好,行,OK,有时一个√,应该“对”的意思。

    儿子一般不主动发信息,除非有事,比如今天。“暑假刚去过,而且得站几个小时,不累吗?”我嘟哝。“正兴头上呢。你忘了他每尝试新事物,一直要干到厌倦才放手?!”哦,这倒是。无论幼儿期迷恋动画片拼拼图,长大后玩电脑游戏看球赛,我们历来敛声屏气暗中观望,随时将他拉回。

    8月的一天晚上,儿子从房间蹦到客厅手舞足蹈:抢到LJJ(林俊杰)演唱会的票啦!原来年初开始,他一直在抢。甚至一次喊上20个同学助阵,怎奈没成功。我问他钱够不。他说有,每月能存下四五百元生活费。他爸上网找宾馆,他头一扬说,不用,晚上住学校,不费这个钱。一个转身踢球的动作,闪进房间。之后几天,情绪高涨,帮忙上街买菜,洗碗打扫。

    “你没买票?”“抢不到。”“这么早去?”“3点钟就有人去抢位置了。”“场外也要提前抢?”“当然。”接着发来两条四五十秒的语音,说一个室友昨晚等了十班地铁也没挤上。原本打算一起去,但两小时的家教,嘴巴没停过,体力不支。

    去年高考后,儿子没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打暑假工,宅在家里休息,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我们面上支持,心里倒希望他走出去锻炼体验。

    这学期开学初,他说同学介绍了份家教,但来回路程近3小时,拒绝了。两天后又说,辅导一名高二男生,每周六下午3点到5点,他家离学校不远,地铁加步行大概30分钟,挺合适。但先必须转给家教中心200元介绍费,万一对方卷钱跑路呢。我们笑,不会,只是你会不会太辛苦,安不安全。

    那周六早晨睡醒,和往常一样先查微信运动的步数排行榜,儿子显示500多步,半夜才回。他每周末定会出去嗨一次,有时和室友,有时和辩论队、足球队或其他同学。

    中午我艾特他,他回复,正在吃饭。睡完午觉,儿子走了1800多步,大概两三小时后,增加到5000多,我们猜他去家教了。

    5:40,儿子上来汇报:刚到学校,下午去家教了。哇,真去了!两人兴奋地直跳脚,赶紧开免提拨通他的手机。儿子告诉我们,提前了10分钟到,孩子和他妈妈在家,他们留了个心眼,事先没把题目给他,不过都会做。教材不一样,但知识点一样。阿姨(孩子的妈妈)很满意,下周继续。我们抢着嘱咐,不要急,一步一步慢慢讲,学生才能理解吃透,泄气指责之类的话绝不能说……最后问他一次赚多少,他嘿嘿笑,260元,但扣去中介费,这次到手60元。日结呀,规格挺高。三个人笑得花枝乱颤。

    “吃饭了吗?”“到那里解决。”“小心点,注意安全。”“行。”我搁下手机拿出碗筷。吃到一半,“滴滴滴”儿子传来两张照片,挨肩擦背全是人,好似西湖边的游客。“你不要往前挤呀,危险!”点开随即进来的视频,一堆年轻人边挤护栏边叫喊“听不见听不见……”,里面三五个保安骂骂咧咧地使劲推回去。我们心惊胆战,“千万不要凑上去,早点回去。”他爸连发三次。

    喝完最后一口汤,儿子发来一段音乐: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我赞叹歌词的美,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撑着伞走在青石板小径上。

    9:30,问儿子是否回去了,他说没有。9:50,提醒他早点撤,当心地铁挤不上,他答道,好。“英语六级考试近了,我明天敲打下他。”“上次打电话时问了,他在熬夜攻项目准备期中汇报,收获不小。”他爸找出私发他的文件,三页代码,字如蚯蚓,看不懂,“小子嫌弃我们两个文科生只盯着英语考级瞎指挥,他是工科生,自有工科生的任务。”哈……不指挥了,洗洗睡觉。

    早上打开手机,有儿子的两条信息,一张挤爆地铁车厢的照片,一条语音:回去喽,地铁免费坐。微信运动没显示他的步数,应该直接回寝室了。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