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26日 星期二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化道严重出血

“元凶”竟是
“柿石”嵌顿

78岁的叶老伯两个月来反复出现黑便,最低血色素只有5.3g(正常人为13g-17.5g),但在就近医院做了胃肠镜检查,并没有发现出血灶,于是他来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在该院月湖院区住院后,小肠CT检查结果显示:叶老伯的左中腹小肠肠壁明显增厚,水肿伴周围渗出,肠腔中疑似有异物(大小约4厘米×4.5厘米)。医生考虑,这个异物很可能就是“罪魁祸首”。那么,老人小肠中的异物到底是什么呢?

消化内科医生再次详细询问了病史,经过反复追问,叶老伯终于想起来,两个月前吃过很多柿子。这给医生提供了重要思路——老人小肠内的异物很可能是“柿石”嵌顿,它长时间摩擦肠壁,导致损伤性溃疡,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这种情况在十几年前,外科手术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常规胃肠镜难以“到达”小肠,无法行内镜下治疗,而现在,小肠镜的成熟运用让这种情况有了更适合的治疗手段。

据介绍,小肠镜可以理解为比胃肠镜更长的镜子,可以到达小肠,但检查风险和操作难度比胃肠镜检查高得多。

一切准备就绪后,消化内科胡祺英医生和内镜中心护理团队配合,对患者进行小肠镜检查,随着镜子逐步靠近病变部位,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患者小肠上段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结石嵌顿,几乎占据整个肠腔(正常空肠直径最大约3厘米-4厘米,该异物约4厘米×4.5厘米),而且周围可见看到比较多的溃疡。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胡祺英发现实际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第一个难题是,老人脆弱的小肠随时可能出血甚至穿孔;第二个难题是结石巨大而且坚硬,结石与肠腔间空隙小,内镜下取石操作难度很高。“这就好比一颗弹珠掉进了直径和它一样粗的管道里,你要用绳子把它套住、切碎、再取出来,而且这管道还不结实,随时会裂开。”

考虑到患者年龄比较大,营养状况差,直接外科手术风险很大,胡祺英还是决定尝试小肠镜下为患者取石,尽量为患者免除一次手术。

在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巨大的结石在小肠镜下一步一步慢慢变小。终于,历经4个小时的治疗,医护团队成功地将“寄居”在小肠内2个多月的巨大结石搬离。术后叶老伯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庞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