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协作 众志成城

  1999年后,国务院在历史文化名城审批机制上由集中申报审批转向成熟一个审批一个;2008年,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申报不再有时间、名额控制,但“门槛”更高了,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都放在同一竞争平台上,作为县级市,难度自然加大了。

  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余姚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弥补空间。首先,遗产项目总体品级方面,尚无世界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城区内文保单位数量有待增加,目前命定的只有21处;第二,历史街区规模和完整性方面有待拓展和加强。现存最大单片街区面积只有6.19公顷,50米以上的街巷、历史建筑的数量不多,街区内历史环境要素如古塔、古井、牌坊、戏台、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等较为缺失……

  因此,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力量,都需要积极努力,众志成城。政府层面,首先要加大地方政策支持和打击违法的力度。制定颁布《余姚市文物保护工程操作办法》、《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操作办法》,加快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在圆满完成第三次国家文物普查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更新公布一批文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非遗”名录;实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树立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和说明碑,与各相关业主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同时,加大文物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

  文物和规划等部门加强职能协作,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乡规划。余姚已完成关于名城保护、河姆渡遗址文化旅游开发、武胜门历史街区保护、府前路历史街区保护、胜归山公园保护、四明山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梁弄及横坎头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龙泉山自然历史文化保护区、金冠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整治、大岚柿林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等一系列规划。目前,《河姆渡遗址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另外,将及早划定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从而基本建立起“点、线、面”结合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体系。

  在民间层面,余姚群众自发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活动。作为民间团体的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可以说是中流砥柱。该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12月,30年间,凝聚了一批乡土文化研究的爱好者,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乡贤资料研究为使命,经常撰写学术论文,与国内外有关院校、学术团体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名城保护和知识普及,向社会、学校、机关等开展学术讲座;参加由贵州、修文、桐庐、绍兴等地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赴江西、广西、贵州、西安、徽州等地考察,收集与余姚相关的遗迹资料,吸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配合有关部门承担文史书籍撰稿、编辑事宜。多年来,该研究会荣获宁波市社科联“学术研究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该研究会硕果累累,如会员朱炯在地税部门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余姚朱姓文化。清代诗人朱兰(1800—1873年),字久香,晚号耐庵,余姚人,道光年间进士,与李鸿章等名流有密切交往,著有《师友言行录》、《孟晋录》等文集,不少文献现已散佚。朱炯重新搜集、整理,汇编了厚厚两本《朱久香文集》。目前,该书稿获得宁波市社科院立项扶持。泗门镇褚纳新根据研究所得,为北大学子、蒋梦麟亲属寻访蒋梦麟故居牵线搭桥,还在余姚博物馆举办了“科举文化史料展”;朗霞街道徐荣丰醉心文物研究与保护,曾被评为省优秀业余文保员;从事会计事务的叶龙虎对姚东的人文地理情有独钟,上百篇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散文、随笔在报刊发表,并著有《故土乡情》、《过去的时光》等散文集;教师华建新自觉开展王阳明的文艺思想研究,所著《王阳明诗歌研究》、《王阳明散文研究》等颇受好评。余姚市民自发的历史文化研究行为,给余姚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强大后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