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砚微凹聚墨多

金锡逊

  在浙江博物馆参观黄宾虹、溥心畲国画和书法展。黄宾虹还用焦墨、渴笔作画,有立体之感。深感墨韵之美,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古砚微凹聚墨多”。

  国画家的书法条屏和题画的书法令人心仪,这是油画没有的。不少国画家同时是书法家。国人历来是把书法家的墨宝也当作一种画作来看的。向来有“书画同源”的说法,看来和使用相同的笔墨纸砚工具有关。又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说法,书法家中也颇多诗人。毛泽东就是公认杰出的一位。 

  毛泽东早年写给罗学瓒的明信片,工整郑重,循规蹈矩,全是楷体。晚年多行草,看“缚住苍龙”四字,飘逸潇洒,挥斥方遒,真如:一条长缨挥舞盘旋,多少意韵出神入化;纸下挥洒如云烟,笔端有力任纵横。行家说草书最见性情、最见功力,故毛泽东的行草在书法界颇受高评。毛泽东送十四位警卫员去学习文化,临别时,警卫员要求:“主席你给我们写几个字吧。我们快要离开你了,给我们留个纪念吧。”毛泽东在他们的笔记本上都写了十二个大字:“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还签上了他自己的名字。那些警卫员们真幸运。

  作家的手稿原本就很珍贵,如果作家的书法又有名,那此手稿就价值连城了。鲁迅的书法,求者甚众。但他自己却看得平常。有一次,一个文学青年在小摊上买油条,伙计拿了一张纸替他包起来。回到家里,青年惊异地发现,这张包油条的纸头,竟是鲁迅亲笔手稿。那青年见到鲁迅时问他这事。鲁迅却说:“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我自己是在擦桌子的,因为我用的是中国纸,比洋纸能吸水。”许广平觉得可惜,就暗暗地在收拾屋子的时候保存了许多手稿。

  于右任以诗词、书法闻名;柳亚子曾赞扬说:“国民党的诗人,于右任最高明。”于右任见有人在院内随地小便,便挥毫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交家人贴在那地方。别人都知道他的书法非比一般,平时又得不到,立即揭走了。那取去的人,经过一番改动,请人装裱以后,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成为一个难得的条幅,上书道:“小处不可随便”。就这样一“偷”,将“讲卫生”的主题提高到君子处世之道上去了,亦算没有明珠暗投。想来那位“小偷”本人书法水平也是不会太低的。1949年,蒋介石强挟于右任去台湾,1961年,于右任看到夫人高仲林在大陆八十寿辰的照片,写下了一首《思乡曲》:“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我教书那些年,起初学生还学毛笔字。我把三叔给的十一只砚台逐年送给了学生。我让学生每天习写十五分钟毛笔字,临帖,大抵是颜、柳。而且每次我“把笔”一排学生,口里喊着口诀,握着学生的手提顿。后来毛笔时代过去了,为了怀旧,我在参观天一阁时,购了一只圆圆的螺纹砚,想学学字,可后来它一直赋闲。

  以后是钢笔时代。接着是电脑时代。轮到手写时竟连常用字都茫然若失。有一次,我手写“分秒必争”那个“秒”字,想是“妙”,不对,时间就是美女么?想是“钞”,“钟”字不是金字边吗?不对,时间单是钞票么?后来知道是“秒”了,可依然想不通为何用“禾”字旁,像遇见了陌生人。书写工具越来越先进,从竹简、木牍,到蒙恬笔蔡伦纸;到自来水笔,到中性笔,到电脑;但好像书写工具与笔底的文章质量无涉。古人如果早就有电脑,书写便捷,不知《诗经》、《道德经》会不会仍是三百篇和五千言?钱钟书说:“半克微言胜过万吨废话。”想想自己的写作,被他说得脸红。

  如果有一只端砚,木盖木底,墨发得浓浓的,铺一张宣纸,洁白如丝,用一支湖笔,临窗涂涂鸦,那感觉如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