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写山水似旅游

颜亚培

  严 龙 摄

  2001年我光荣退休。有了自由,就开始面对自己后半生的问题:放弃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工艺美术设计的各类利器,实施早已想好的计划———拜王守华先生为老师,改行研习山水画。铺纸磨墨,除了吃饭和睡觉外,几乎所有时间用来画画和读书。我喜欢这样的状态,身心安放踏实。

  因为安静,纸墨就会和我说话,是不期然的对话,也是不期然的吸引。我敬畏传统,迷恋纵深的距离感……山水画习作每天呈现着我的喜悦和悲悯,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10多年来画稿上千,能找到不断努力的印迹,然而绝大多数是无意义的习作。初级阶段,重复练习在所难免。

  一幅好作品是自身内容和绘画形式的完美结合,是画家与观众间直接的媒介。“萧条淡泊”是古代山水画家向往的境界,如元代画家倪瓒作品萧疏空灵,简淡超逸,被推为逸品。这种趣味一直影响着历代的山水画家。今天的山水画家,一方面要面对深厚博大的山水画传统,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日益工业化、都市化而面目大变的自然世界,如何抉择难上加难。我试图去层层剥离近年画山水的经验与心得,在静谧之中聆听内心的召唤。

  古人早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契合点,现已成为山水画创作的指导原则。但我並不喜欢当今组织“采风”的形式,也不适应接见、观光、笔会、会餐、创作的时尚模式,却对年轻时候一本速写簿、一个水壸、几片面包就出门“漫游”创作的经历非常向往。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享受着投其怀抱后的心灵净化……我突然想到要把自己放到山水画中去,“山水似我,我似山水”,我是无影的画中人。我写山水不分古今南北,没有古迹名胜……我在大自然中漫游,描写我心中的世外桃源。我写山水似旅游,这是我晩年的梦。(严 龙 整理) 

  颜亚培,1941年10月出生于海曙区君子街。中国广告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宁波政协书画院画师、宁波书画研究会顾问。近年来,其艺术创作自工艺美术转向中国绘画,研习尊重自然法则,讲究笔墨情趣及乘兴挥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