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时政要闻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趣味十足的宁波传统儿童游戏(上)
  放鹞子
  抲跌
  老鹰抲小鸡

  主讲人 徐雪英

  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现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鄞州学院教师,从事教科研究。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将人类的游戏天性保留最完整、体现最充分的是每个人的童年时期。那些奔跑跳跃、爬投掷攀、合过家家、装扮玩偶等游戏都可以看作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成年前劳动准备的生活本能。因为游戏曾带给人们难忘的精神快感,许多成年人到老仍会怀念那些曾经玩过的童年游戏。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宁波也有许多意趣盎然的传统游戏,它们保存着大量人文历史信息。 

  春日健身的游戏

  ———放鹞子

  放风筝是中国最传统的游戏之一,各地通行,宁波也不例外。只是宁波人习惯称其为“放鹞子”,“鹞”是鹰的别称,也叫“鸢”,风筝高飞天空,样子像鹰,故有此喻。风筝的起源据说和军事有关。《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里的“鹊”就是“木鸢”。相传,公输子作木鸢是为了窥探宋城。汉代发明纸后,“纸鸢”替代了“木鸢”,但功能仍用于军事。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被叛军围困,“缚纸鸢飞空,告急于外”。风筝作为娱乐工具,最早史载于唐代,但最初只限于皇宫和贵族府第。北宋后这种游戏流传到民间,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玩物,并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宋代人就已经认识了放纸鸢的健身作用,评价说:“春日放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

  在宁波,农历正月、二月是放风筝最好的季节,所以有“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的宁波老话流传。一些宁波诗人纷纷作诗描述之。清代余姚著名诗人陈梓就写过这样的《纸鸢诗》:“一线通天任所之,青雪得路日迟迟。何难放手真痴汉,不惜抬头是小儿。暮雨渐浓应早计,春风虽好不长吹。君看劲翮摩宵鹄,尚有燖毛下鼎时。”慈溪《浒山志》的编纂人之一高杲也作诗感叹:“是真是赝送飞鸢,偶借春风也到天。只道青云骤得路,谁知肘腋被人牵。”这首诗里,高杲先生显然是见鸢生情,托鸢喻理了。

  角力对抗的游戏———抲跌

  “抲跌”为宁波方言,共同语称“摔跤”。“摔跤”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在各地流传甚广,古称“角抵”、“角力”、“相扑”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蚩尤部落和黄帝部落打仗时,头戴有角的器具,以角抵人来求胜利。秦汉时,它已由军事活动发展成表演游戏了。《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汉朝司马迁写《史记》时,干脆称它为“蚩尤戏”。唐代摔跤运动流行更广,只是那时人们更喜欢称其为“相扑”,这时候的相扑运动游戏色彩更浓,也更讲究技巧,为以后相扑在妇女中的流行创造了条件。《江表传》是最早记录女子相扑的书,距今已有1700多年。宋朝时女子相扑更为热门,甚至有赤裸情况发生。司马光实在看不下去,写了《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一文来加以批判。宋代以后,闺诫渐严,妇女相扑被视作有伤风化而禁止,民间就少见妇女“抲跌”了。

  除“抲跌”外,宁波还有许多角力对抗游戏,如“拗手劲”、“斗鸡”、“挨市日”、“拔河”等。“拗手劲”就是扳手腕,两个人手握手,用力将对方的手往下压至手背碰物面为胜。“拗手劲”既可两人比赛,也可以多人打擂,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过去很受孩子们欢迎。

  “斗鸡”则是脚和脚的对抗。游戏时,双方各用一腿蹦行,另一腿弯折起来,用手扶住,以膝盖为武器顶撞对方,弯腿落地者为败。此游戏可两人玩,也可多人玩,游戏性很强,活动量大,对锻炼孩子们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大有好处。

  “挨市日”是一种集体游戏,多在冬天寒冷时举行,参加者背靠一墙,以膀相挤扛,均往中间用力,中间人被挤出后,再站一端往中间挤,挤暖和为止。这种热闹拥挤的游戏很像宁波人赶集,故喻名为“挨市日”。在取暖设备简陋的过去,这可是团体短时取暖的高效之法,很多农村孩子课余时间尤爱玩之。

  “拔河”也是角力对抗的集体游戏,古称“牵钩”,相传起源于春秋,是中国古代军队中训练兵卒体力的项目,后来成为古人借以祈吉禳灾的手段。起初用竹索拔河,唐时改为大绳。拔河时,敲锣打鼓,呐喊助威,气氛十分热烈,据说这样才能压住邪祟,祈佑丰收。后来拔河的神秘性渐渐削弱,流行于民间后,形式更为简便易行,成为至今盛行不衰的少量传统游戏之一。 

  模拟动物的游戏

  ———老鹰抲小鸡

  儿童游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模拟性,宁波小儿爱玩的“老鹰抲小鸡”就是其中一例。

  玩这个游戏时,一童扮老鹰,一童扮母鸡,其余诸童都为小鸡。扮小鸡的孩子们排在扮母鸡者的身后,一人拉住前一人的衣服摆成一条长列,左躲右闪,不让前面的“老鹰”抓住为胜。“老鹰抲小鸡”是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一种现象,古人模仿这一动物界的自然现象,将其演变成一种游戏让儿童演练,其最初用意值得探究。

  除模拟动物外,宁波传统游戏还模拟生活现象,用游戏来演习未来的生活场景,让孩子熟悉未来生活要掌握的一些“技能”。“办酒窠”就是模拟未来生活场景的游戏。“办酒窠”是宁波方言叫法,共同语称“过家家”。“办酒窠”时,孩子们一般先要造一个房子,再添置家具,然后确定爸爸妈妈孩子等家庭成员的人选,最后开始模拟大人过日子。男孩种田,女孩烧饭,“婴儿”哭闹,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大都被孩子们活灵活现地模拟出来,甚至连训人的口吻都模拟得惟妙惟肖,令旁观者忍俊不禁。

  “抬轿子”则是模拟宁波婚嫁习俗的游戏。在宁波,有“宁波姑娘尽封王”的故事流传,据说宁波姑娘都可以穿戴凤冠霞帔,乘坐八抬大轿出嫁。孩子可能模拟此种习俗,发展成“抬轿子”游戏。游戏时,两人分别把一手握在另一手的手腕上,另一手又握在对方手腕上,形成四方形的“轿子”,请一年龄较小的孩子坐上去扮“新娘”或其他人,抬轿者边走边“呦呵”“呦呵”地“颠轿”,引“坐轿者”惊呼不已,笑声一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时政要闻
   第A4版:周刊
   第A5版:周刊
   第A6版:周刊
   第A7版:周刊
   第A8版:周刊
   第A9版:周刊
   第A10版:周刊
   第A11版:周刊
   第A12版:周刊
   第A13版:周刊
   第A14版:周刊
   第A15版:周刊
   第A16版:周刊
   第A17版:周刊
   第A18版:周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小记者
   第A22版:小记者
   第A23版:小记者
   第A24版:小记者
   第A25版:小记者
   第A26版:小记者
   第A27版:小记者
   第A28版:小记者
趣味十足的宁波传统儿童游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