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权 西安骊山脚下有华清池,余姚客星山麓有华清泉,两者名称相似,又都与水相关,而知名度却判若云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即使池已干涸,以至凭吊池壁,白居易的《长恨歌》仍使华清池名垂千古,而余姚华清泉至今仍然泉流汩汩,水色清冽。其实,华清泉也有文化底蕴,堪与西安华清池媲美。 客星山又名陈山,为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之处。光武帝刘秀与他同游学。刘秀即帝后召严子陵商量国事,常与刘秀同床而睡,把脚搁在刘秀的肚子上,观天象者引出客星冲犯帝座星之说。“先生不为千人爵,太史何妨奏客星”,这为客星山名字的来历。20世纪30年代,那里已是人们踏青游春的风景处,远眺客星山,形状如一只倒置的铁锅。可谓“姚邑东偏耸客星,十分孤秀十分青”。古代山顶有高节书院,山间有严子陵墓地,山麓有华清泉。“欲知亮节清风在,华清泉留万古馨。” 余姚多好泉,前人写桃花泉水有诗:“洞里有春藏不得,春风春雨泛桃花”,随着水文地质的变化,这种景观已难以寻觅。客星山麓华清泉,《宋·嘉泰志》、《明·永乐志》和《清·康熙志》、《清·光绪志》都有记载。《康熙志》记华清泉又名旋井,其泉神奇。从井中得一鳗,烹调在锅中,揭锅却不见鳗。而在泉中依然见到有刀伤的那条鳗。所记难免有神话色彩,在清代邵以发写华清泉有诗,诗前小序记:“泉阔寻许,深如之,分砂漏石,澄影镜天,邑中品茶,斯为第一……” 邵以发对这品茶第一水的原诗转录如下: “客星山,高刺天。上可观海,下有清泉。泉中星月如联珠,珠光倒影高人居。子陵先生隐于是,肺腑应与常人殊。凉为六月雪,清与银河俱。浇花灌药当年事,澄泓今古冰壶如。布衣盟心如带砺,此中宁有帝王气?帝王睡去布衣同,以足加腹何须异?乃尔动天占太史,传策标题纪所止。桐江桥,清风里。清泉清却华,渊寒足洗耳。五月羊裘坐钓矶,大江声自泉中起。龙牲驯来风雨收,百丈鳞须三尺水。王露擎来仙掌寒,何曾一到王侯齿?君不见中泠惠山康王谷,一从鸿渐品题来,茶具朝朝空漱肉。” 全诗写出了严子陵在客星山的遗踪,华清泉水质之美,只是华清泉水从未到侯王齿颊,也难以让人领略华清泉的茶香,只能使茶具天天是空的。 神奇的华清泉坐落在今余姚市凤山街道城东新区安山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