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的典藏严巍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名片”,从诞生至今已从最早期的单纯宣传广告转变为一种时尚文化收藏品,许多收藏爱好者都给予电影海报极大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几乎没有收藏电影海报的意识。那时,各地影剧院大多将海报张贴了,极少有库存,日后也将海报当做废纸处理了。据了解,在收藏电影资料较为权威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海报也并不多见。 各个时期电影海报的收藏价值是不一样的。老电影海报存量稀少,如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电影海报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保存实属不易。 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行的一批老电影海报存量十分稀少,许多品种十分罕见,像《南征北战》、《白毛女》、《钢铁战士》、《智取华山》、《梅兰芳舞台艺术》、《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品种,目前市场上难以见到。 老电影海报大多是当时的著名画家、艺术家设计或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震撼力,是精美的艺术品,如颜地的《南征北战》、《盖叫天舞台艺术》,程十发的《林则徐》,黄胄的《阿娜尔罕》,胡若思的《红楼梦》等。 此外,老电影海报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海报本身的艺术价值、品相、存世量以及电影和演员在电影史上的地位等。主题重大、社会影响广泛、时代感强烈和艺术风格鲜明是选择要点,其他像海报印刷发行量、印刷版次及存世数量和保存品相也是重要标准。 就尺寸大小而言,电影海报有1开、2开、4开、8开、16开之分。收藏市场上常见的是1开和2开。同样题材的海报,2开的海报升值空间最大。 除了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电影海报,名家手绘海报以及文革、样板戏等特殊题材的海报也是十分有升值潜力的收藏品种。 在电影海报的集藏中,要注意避免误区。 首先,不是所有印有电影内容的海报都值得收藏。电影海报是指电影公司或电影制片厂印制的海报。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一些专门销售海报的商店,有的专营外国印刷厂印制的海报,但不是电影发行公司和电影制片厂发行的,购买者主要是用于布置居室。尽管这类海报印刷精美,但只有欣赏价值,缺乏收藏价值。 其次,有人认为剧情式海报与非剧情式海报具有同样的价值,其实不然。由于非剧情式海报有很强的艺术性,它往往能浓缩整部电影的精华,从而打动每个观众的心,许多优秀的非剧情海报即使数十年后重温,仍会唤起老观众的美好回忆。所以,非剧情海报和剧情式海报的价值不能等量齐观,非剧情海报价值要明显高于剧情式海报。 投稿邮箱:sat@cnn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