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忠 时下,老唱片收藏热正悄然升温,唱片发烧友的队伍也在逐步扩大。老唱片和老电影、老照片、老书刊及各种老器件相似,总能在不经意间勾起人们对尘封往事的追忆。同时,老唱片潜在的升值因素使一些具有投资意识的人纷纷加入到唱片收藏领域中来。 经典老唱片升值快 近年来,作为小众雅赏的老唱片逐渐向大众收藏方向发展,其收藏潜力不断被挖掘,价格上涨得很快。如1934年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乐曲唱片,市场价大约在1.2万元和5000元。前些年在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海上岁月》拍卖会上,曾拍卖了一张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唱片,成交价高达上万元。 目前,市面上的老唱片出品时间越早、品相越好,价格就越高。比如民国时期的老唱片,不少都能卖到700-1000元一张,而一些有领袖人物或明星声音的唱片则价值更高。比如“金嗓子”周璇等明星当年灌制的唱片,一般都被藏家视为珍品收藏,几千元一张都不一定能买到。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领袖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讲话声音的唱片及六七十年代出品的越剧唱片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外,“文革”时期的唱片,无论是胶木材质还是塑料密纹,现在的市场价也不低,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张也不足为奇。 除了这些老唱片外,即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港澳歌星的流行歌曲唱片也有粉丝追捧,其价格也是一路看涨。如张学友的《真情流露》开价1500元,还无现货;一些平常货,如梅艳芳、谭咏麟等歌星的唱片价格大约是50-70元。 老牌公司唱片成经典 在老唱片收藏中,一些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和名家唱段的老唱片更是备受藏家追捧,且价格不菲,其中尤以“百代”等老牌公司的唱片为收藏者的最爱。 老唱片收藏其实就是各种历史声音的收藏。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初等各个时期,包括名人的声音,如政治家、艺术家、历史人物、风云人物的演讲、发言稿以及各类器乐和声乐的老唱片都值得一藏。而“百代”等老牌公司早期的78转唱片无疑是收藏价值最高的。1921年上海的百代公司改组为“东方百代”,当年,聂耳、黎锦光、任光、冼星海等杰出音乐家均在此工作过,并留下了一批旷世孤品,如《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金蛇狂舞》《翠堤春晓》《昭君出塞》等唱片,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像上世纪30年代百代公司推出的《义勇军进行曲》的首版唱片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早期的经典唱片现在虽已很难寻觅,但只要精心关注,有时仍能偶遇,若能用心挖掘必当有所斩获。从各地收藏市场搜集到的早期唱片来看,那个时期各唱片公司的录音已别具特色,如我国的国粹———京剧,其早期的声音就是靠唱片保存下来的,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有声资料,如评剧、梆子、粤曲、民间音乐;早期的民间曲艺,如相声、大鼓、琴书等,也都有唱片记录,这些都属不可多得的老唱片收藏精品。 链接 决定老唱片价值的四因素 首先,出品年代决定了一张老唱片的价值高低。一般来说,时间越久远价值就越高。假如是清朝末年的老唱片,因为那时中国的唱片业才刚刚起步,唱片仅为王官贵族或商场巨贾所拥有,存世量非常稀少,故收藏价值非常高。 其次,题材是老唱片能否升值的重要因素。普通的唱片价值并不是很高,现在市面上常可见一些售价不足百元的老唱片,在过去的几年间,价格上涨也不快,但一些题材好的老唱片升值就快得多。 第三,必须挑存世量少的老唱片收藏。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老唱片收藏亦是如此。目前周璇、白光等民国时期明星灌制的唱片存量很少,价格上涨得就快。曾有一位收藏家三年前从马来西亚花2000美元购买的由周璇灌制的《夜上海》,有人愿出价5000美元来收购。 最后,版本因素也不容忽视。购买老唱片应选择最原始的版本,同时其他重要的版本也不能错过。原版是指一部作品的最初录音制作成的唱片,相对重刻版和再版而言,它就像母版,具有可对比的权威性,收藏价值最高。再版的唱片可能做了局部的装帧修改,而重刻版则可能在录音的设置上或音乐的处理上都做过改变,则价值相对要低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