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第一次把“幸福”和“生活”烙印为了草根生活剧的固定搭配和独特标签,自此之后,“幸福生活”体的电视剧热潮就一浪接着一浪。前有《更年期的幸福生活》、《矿工矿嫂的幸福生活》、《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后有《囧人的幸福生活》、《黛比的幸福生活》、《岳母的幸福生活》。瞄一眼电视荧屏,大家都在幸福生活。 幸福在哪里?在奋斗的过程里。《囧人的幸福生活》是部把脉时代潮流的剧,它以广大观众最为关心的房价热点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残酷现实的重压下,依然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励志故事。 “家”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始终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自然而然,近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就成为了老百姓的心头隐痛。伴随着“接地气”的群众呼声,以“房价”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也在荧幕上层出不穷,从《蜗居》到《裸婚时代》,从《房奴》到《缺宅男女》,无一不都是把“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社会“囧”境摊开、碾平在观众面前。但就算这样,也依然不能阻止小人物们寻找幸福生活的脚步。毕竟,房子有价家无价,哪里有爱哪里才有家。 《囧人的幸福生活》以三线并行的剧情结构,把三对年轻男女在房子和爱情中的纠结和选择摊开在了荧幕上,无论是马小东横遭骗房后的囧,还是房奴梁美丽光鲜背后的囧,无论是穷小子金斗斗智斗勇丈母娘的囧,还是房东易晓曦力排众议的囧,都处处高歌着“谁的青春没囧过”的励志誓词。然而,也是在如此囧的残酷现实中,他们也都收获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因为他们不曾放弃对梦想的希望,不曾停止达成这希望的奋斗。 幸福在哪里?在梦想的希望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句话对于《黛比的幸福生活》中的黛比,几乎量身定做。从印尼远嫁到台湾的黛比,她的生活似乎是和幸福相距很远的,婚姻的将就,思乡的煎熬,生计的重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屑,都处处给予这个身材柔弱的女人绝望的叹息,但黛比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有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咖啡师的梦想,傲然地点缀在那些凌乱而混杂的生活之中,当她的手指穿梭在饱满的咖啡豆之间,当她的鼻子拥抱咖啡园的果香,她脸上会心的笑容,让人觉得她是那么的幸福。 《黛比的幸福生活》的励志程度,不亚于《阿信》和《大长今》,它的故事紧紧围绕在生活底层小人物的大哀苦与小幸福之中,在这样“大”和“小”的对比中,黛比无疑做了一次成功的乘法运算,弱化了“大”,放大了“小”,最终在“大”中实现了“小”的反攻。 在《黛比的幸福生活》中,确实隐藏着这样的一个哲学命题———幸福,不在于你从生活中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的心里,有多大的容量去体会、捕捉幸福。 幸福在哪里?在平淡的生活里。以老妈和女儿强档出击的电视剧,《岳母的幸福生活》绝对不是首创,之前的《最浪漫的事》《家有九凤》也都是这个题材的先驱实践者。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幸福对于单身母亲赵慧玲来说,就是看到三个女儿能过得幸福。虽然这部电视剧中,加入了很多由三个女儿引入的婚姻、事业相关元素,但归根到底,还是一部亲情档的母女大戏。 赵慧玲的三个女儿个个不是省油的主儿,大女儿中年遭遇婚姻变故,二女儿即将迈向黄金剩女,三女儿的对象又貌似不靠谱。本该颐养天年的赵慧玲,她的斗志就这样被激发了出来,正所谓母爱的伟大。平日里说着“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的老妈,瞬间好似披上了黄金战甲,她的生活就是每日挨个儿给女儿们排忧解难,在平淡而琐屑的柴米油盐中,身体力行地告诉女儿什么叫做幸福,什么叫做珍惜。 和《最浪漫的事》中最后彭玉扮演的妈妈命运路线一样,解决完女儿们的婚事,赵慧玲自己的幸福也终于得以提上日程。这位三个男人的岳母,三个女儿的妈妈,用自己的爱,为迷惘和困顿中的女儿们指引着幸福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说,《岳母的幸福生活》或许应该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一个母亲的幸福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