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以生产白瓷而闻名于世,被瓷器鉴赏家们评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白瓷胎体坚硬致密,釉色白中泛黄,呈牙白色,覆烧芒口是定窑瓷器的特点。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定窑瓷枕作为清凉、去暑的寝具,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古人喜欢瓷枕,认为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细读书”的说法,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当时的皇宫中也“多用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更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名句,词中所言“玉枕”即指定窑白瓷枕。 宋代瓷枕多为长方体,底部印有“张家造枕”等长方形印文戳记,最早的作品是宋仁宗明道元年烧制的。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长40厘米、宽14厘米、高18.3厘米。匠师把瓷枕处理成一个铺伏在榻上的男孩,男孩的头斜枕于交叉的手臂上,脸向右侧,表情稚朴天真,大眼睛、宽脑门,肥大的双耳、饱满的耳垂和小巧挺直的鼻子构成了中国理想的“富贵”形象。男孩的右手持一绣球,身穿绣花绫罗长衫,外罩坎肩,下穿长裤,足登软底布鞋,向人们展示了宋代服饰的特点。卧榻四周雕饰螭龙、如意纹饰,精致华美。由于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情状貌表现得恰到好处,加上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如象牙般均匀滋润,整体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 这件艺术珍品神形兼备,富有情趣,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制作,不但反映出宋代定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而且也体现出宋代社会对儿童非常重视。人们认为儿童象征着吉祥幸福,能降福驱灾。所以这件定窑孩儿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件吉祥之物。 在艺术价值上,瓷枕在许多方面是其他的瓷器所不能取代的。首先是造型特殊,许多瓷器比如一个盘子、一个碗、一个瓶,它都只能是片面的,观赏的角度有限,而瓷枕可以让人们多角度欣赏。瓷枕作为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融科学、艺术、民俗与保健医学于一体,并以独特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以及雕、镂、镶嵌、书、画、绣、印等技法而著称,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极其丰富的。 这件定窑孩儿瓷枕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保存了民俗史、服饰史等方面的珍贵材料。此外,它也反映了定窑的工匠们对生活情景的真实捕捉和高超的艺术再现技能,特别是刻画衣纹皱褶,使用不同的刀法,表现出软硬不同的质感,一丝一布,使人一目了然,令人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