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王辉 祖母绿和祖母没有任何关系 祖母绿被称为“宝石之王”,是很一种名贵的宝石。但切不可从字面意思理解,认为祖母绿是年纪大的女人佩戴的宝石。祖母绿其实是一种音译,源自于回语“ZUMURUD”,现在的俄语仍采用这样的发音。这种宝石传到我国以后,先后有很多种发音,像“助木剌”,“助水绿”,“子母绿”,“芝麻绿”等。明朝时,称为“助母剌”。在回语中,“剌”就是石头的意思,“助母剌”就是“回族的石头”。也就是说“祖母绿”这个称谓,其实和祖母没有任何关系。 古代所说的黄金并不是真金 在古代,并没有分离出金属的方法,不可能把金属分得都很细,分成金、银、铜、铁、锡、铅什么的。古代人所说的“黄金”,大多是指黄铜,并不是现在的黄金。尤其是制作器具时,都是使用矿产的原物。原物矿产大多都是合金,也就是说金银铜铁锡铅都会有,并没有区分出真正的金属种类,所以统称就叫“金”,而在其中,尤以铜的成分居多。 铜矿中是含有“金”的,有时候从外形上看也和金子差不多,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是纯金的。即使“鎏金”,也就是在铜质的器皿上鎏上的金,不是很纯粹的金子。 菩提子不是菩提树结的子 菩提子是做念珠所用的东西。念珠是佛家之物,而菩提树也是佛家文化的代表,所以,很多人就习惯性地联想成“菩提子是菩提树所结的果实”,其实并非如此。 据佛经记载,“案菩提子一名川谷,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而菩提树,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也就是说,结菩提子的川谷是草本,菩提树是木本,根本不是同一种植物。其实,菩提树也结子,叫“金刚子”,也能做念珠,只不过不易得到,不像川谷的果实那样到处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