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中多八月瓜。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诓娃娃”,娃娃哭,喂以八月瓜,则哭止,足见八月瓜之魅力。 八月瓜,果形如芒果,所以又叫黄狗肾、牛腰子果,药用名木通,是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生长于密林危岩间,五六月开花结果,果皮淡绿色,农历八月开始成熟,故名八月瓜。九十月是成熟旺季,成熟后变为紫红色,沿腹缝线自然炸开,露出乳白色的果肉,圆润鲜嫩,像牛奶雪糕,汁多香甜,细腻可口,余味悠长。 在川北老家,八月瓜非常多,我们视之为山珍野果。八月瓜成熟时,母亲每次劳作归来,都会带回一些炸开的八月瓜,兄弟几个相互争抢,其乐融融。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我总爱沿途找食八月瓜,好几次上学迟到,还被老师批评,但依然痴心不改。最喜假日上山放牛,每找到炸开的八月瓜,如获至宝,玩伴们抢而食之,开心至极。有一次找到了好多八月瓜,美煞人也,吃得忘了牛,邻家的一地菜苗已被我家的牛趁机吃完,回到家,父亲狠狠地打了我的屁股,我连晚饭也没吃,因为八月瓜已经填饱了肚子。 离开老家后,多年未吃到八月瓜了。直到前几年的一天,我和一帮驴友去四明山爬山,意外发现山中也有八月瓜。藤缠树而上,每发现一株,便是蓬蓬勃勃的一架,一只只八月瓜藏匿于藤蔓枝叶间。急不可待地摘而食之,吃在口里,美在心里,仿佛又回到了顽童时代。同行者品尝之,直呼为仙果,我家孩子更是乐不可支,吃了还想吃。这几年的九十月间,孩子总会吵着要去找食八月瓜,这也正合我意,因此常去四明山,乐此不疲,食之,品之,其乐无穷。 吃八月瓜很有讲究,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炸开即食为最佳,吃法确是一项技术活,必须耐心细致,方能品出其中美妙。 八月瓜自然炸开了,则表示成熟可食。未炸开的瓜不能吃,若勉强食之,则淡而无味,还很涩,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有红得发紫但还未炸开的八月瓜,可以摘回家,放在通风的地方,让其慢慢炸开,当然这不及自然炸开的味道鲜美。青果就更不能摘了,放烂了也不会炸开,更不用说吃了。 炸开即食,味道最美,如果炸开的时间太长,水分会减少,瓜瓤与空气发生反应后,略带味苦。还而且,八月瓜一旦炸开,鸟雀必然争相啄食,往往只剩瓜壳,而不见瓜瓤。要想吃到八月瓜,必须与鸟雀争食,抢得先机,否则难以吃到这珍果。所以,如果到山中能采摘到刚炸开的八月瓜,确属幸事! 心急吃不得八月瓜,瓜壳和瓜籽都非常苦,不能将壳汁弄到瓜瓤上,瓜瓤中黑芝麻一样的籽,不能嚼破,否则就苦不堪言了。细嚼慢咽,耐心考验,瓜之美味,就是这样品出来的。 据《中草药大词典》介绍,八月瓜的根、茎、果实、种子具有解毒、利尿、除湿、通经、镇痛等多种药效,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腹痛、肝癌、肺癌、咳嗽、骨折、水肿、烫伤、结核、结石等数十种疾病。并且八月瓜富含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堪称全身都是宝,有些地方开始人工栽培,成为了一种新兴绿色水果。 四明山中的八月瓜很多,我想,如果有人运到城里来卖,定能卖个好价钱,如果能成片种植搞开发,前景更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