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边城雨 实习生 任倩倩 通讯员 胡章) 每年的7月15日到10月15日,是我市易受台风影响引发以台汛为主要汛情的主汛期。记者从昨天市政府召开的防汛防台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主汛期预计有2-4个台风影响我市,接近常年平均3.1个的水平;降水在600毫米左右,较常年543毫米略多。 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象条件,决定了我市是一个台风、暴雨、高潮、干旱交错,多灾并发的地区。据统计,建国以来共有160多个台风影响我市,平均每年2-3个,累计造成经济损失超200亿元,死亡4000余人。 与往年不同,今年我市前期汛情较为严重。1—6月份,全市面平均雨量较去年同期偏多60%,较常年偏多43%,接近历年最高降水量,全市有6个县(市)区6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76亿元。7月份,进入主汛期后的第二天,鄞西地区又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龙王溪流域最大,3小时雨量195毫米,造成鄞西地区3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0.55亿元。前期汛情及造成的灾情,对下阶段的防汛工作带来了压力。 据气象、水文部门分析预测,今年8至9月的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活跃,台风灾害影响较去年重。目前,全市储备了各种袋类170万个(条)、冲锋舟、橡皮艇140艘以及应急发电设备、水泵、沙石料和抢险机具等防汛物料。全市的抢险救灾队伍组织了专业培训与演练;各级防汛、水文机构对雨水情测报、工情监视、防汛预警、通信保障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护调试,目前运行安全正常。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还提醒,山洪易发区居民在汛期要经常收听、收看气象信息和上级部门发布的灾险情预报,密切关注和了解所在地的雨情、水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居住地属危险区的居民,必须事先认真熟悉居住地所处的位置和山洪隐患情况,确定好应急措施与安全转移的路线和地点。勤于观察房前屋后是否有山体开裂、沉陷、倾斜和局部位移的变化,是否有井水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现象,是否有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发现明显的前兆,就应迅速果断地撤离现场。居住在警戒区的居民,也应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安全转移的必要准备,特别是现金应尽量存入银行,不要藏于家中。 新闻附件 今年我市防汛工作仍面临问题和困难 今年防汛防台存在三大不利因素 据宁波市水利局副局长叶立光介绍,虽然我市的防汛抗灾综合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但今年的防汛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第一,防汛薄弱环节仍然突出。如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我市的江河干流防洪达标率不高,城市防洪封闭区尚未形成,防洪工程建设相对滞后,洪涝威胁严重;平原排涝体系还不完善,排涝工程的建设多为单项工程,排涝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山区小流域、山塘治理率不高,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仍较大。 二是非工程措施方面。目前,我市在山洪防治、城区内涝等方面的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尚不完备,突发性洪涝灾害监控预警和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三是防御超强台风和流域性超标准洪水的工作基础薄弱,实战经验比较缺乏。 今年防汛防台存在三大不利因素 一是极端突发性气候的威胁。近年来世界范围的极端性气候、我市的突发性强降雨等现象频发,加之我市近几年来未遇较大台风的正面袭击,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降低对防台防汛的警惕性,同时不少新建设施未受大的台风考验,容易成为今年防汛防台工作的隐患,对防汛工作构成新的威胁和挑战。 二是水库河网高水位入汛。当前水库包括山塘普遍蓄水充足,全市30座大中型水库蓄水9.61亿立方米,占控蓄总量的91.5%,鄞西地区内周公宅、皎口两大水库及相关河网水位仍在排泄回落之中。水库河网以较高水位入汛,对保证下半年的供水安全较为有利。但同时由于其调蓄能力受到削弱,加上前期降雨导致的土壤饱和等,入汛后如遇台风强暴雨袭击,相对易造成洪涝灾害。 三是在建涉河工程存在防汛隐患。今年在建涉河工程较多,特别是一些线性工程,尽管前期隐患的排查整改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个别阻水或排水不畅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