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时政要闻

第A2版
时政要闻

第A3版
广告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7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承受27-33毫米/小时或100毫米/24小时的降雨
宁波地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
边城雨
  强排车在江东北路甬江大桥下排水。(资料图片)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朱彬彬 杨佳

  

  民政部通报称,北京7月21日的大暴雨造成北京市境内共37人死亡,7人失踪,12.4万人受灾。有市民不禁担心,如果遇到这种大暴雨,宁波的城市排水管网能承受得住么?昨天上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有排水管网3500多公里

  据了解,1987年宁波市中心城区仅有排水管网329.6公里,且多为暗渠。由于管道陈旧,管径偏小,经常出现排水不畅现象,每逢汛期,市区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

  从2004年起,我市每年改造或增设雨水排水口50多个,并实施“立加平”改造工程,在姚隘路、通途路、柳汀街等路段新增加363个平式雨水口,大大提高了汛期路面的排水速度。同时,加快了对中兴路、新江桥、兴宁路、百丈路等旧管网的改造步伐,着手实施了三江六岸污水截流工程。

  目前,宁波市城市排水管网体系已基本建成。据统计,至2012年6月,宁波中心城区排水管道总长已超过3500公里,其中市排水公司所属管网636公里。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宁波还没有一个泵站,生活生产所排放的污水都是直排江河。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市排水公司已拥有63座泵站,日排水量达403.79万立方米。

  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

  据市排水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宁波市地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与上海、广州等城市一样,为“一年一遇”。这个标准是政府部门根据宁波历年来降水及城市积水状况综合作出的。

  “可以承受27-33毫米/小时或100毫米/24小时的降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一遇”的标准基本能满足宁波中心城区内的排水需求,这些年来,宁波城区内未因管道设计标准问题出现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内涝。不过,排水管道在应对突发性强暴雨时也会措手不及。如果一场暴雨3小时内的降雨量超过50毫米,部分区域会出现积水。

  长期负责宁波市地下管道养护的徐师傅说,下暴雨时,道路上完全没有积水是不现实的。雨下得大的时候,路面上有时都会积起一层水。原因是雨量超过设计标准,来不及排放,正常情况下一般雨停后30分钟左右积水便会自动消退。

  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我市的排水管网比较发达之外,近些年来,也投入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例如“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用来24小时实时监控泵站的运行数据及立交桥下易积水地段。市排水公司去年又购置了两辆车载移动抽水泵,可以每小时抽水600立方米。

  排水不畅大部分是人为因素

  市排水公司管网运营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宁波中心城区出现积水,大多数还是人为因素。

  从以往数据显示,市排水公司工作人员10次出勤,8次是因为落水井下水口被堵。情况多发生在公交车站附近,公交站边上早餐摊点比较多,市民边吃早餐边等车,吃完后,把塑料袋随手一扔。要知道,两只塑料袋就可以完全堵住下水口。此外,落叶也是导致下水口堵塞的另外一个罪魁祸首。

  第二个积水原因,与城区内大量的建筑工地存在野蛮施工现象有关。去年,江南公路某工地附近积水严重,他们赶往现场处理,发现工地竟然将未用完的水泥、沙子和泥浆排入管道,并在管道内结成了大块的混凝土。最终,这条下水管道只能重新铺设。

  今年上半年,市城管局直属大队共查处纠正类似违法违章行为50多起。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伙伴:
   第A1版:时政要闻
   第A2版:时政要闻
   第A3版:广告
   第A4版:时政要闻
   第A5版:时政要闻
   第A6版:社区民生
   第A7版:社区民生
   第A8版:社区民生
   第A9版:社区民生
   第A10版:时政要闻
   第A11版:社区民生
   第A12版:社区民生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副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社区民生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内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国际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国际新闻
主汛期预计有2-4个台风影响我市
宁波地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