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本报报道了市民陈女士使用共享单车时,遇到押金难退的问题。虽然,陈女士在记者的帮助下,要回了共享单车的押金,但是,问题远非如此。“押金难退”似乎成为许多共享车企的“通病”。 □通讯员 王琼燕 金报记者 徐晨冰 [ 通病 ] 一年收到112件“押金难退”投诉 前几天,记者从宁波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了解到,从2018年1月至今,该中心共接到有关共享车企的投诉160多件,其中112件投诉反映“押金难退”,“押金难退”似乎成为许多共享车企的“通病”。在如此众多的投诉者中,王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2018年8月,王先生向“中国雅兔共享”APP缴纳押金后,租用一辆电单车,但他发现对方的客服热线老是不通电话,于是就发起退款,结果押金并没有立即到账,直到他向有关部门发起求助后,押金才“姗姗来迟”。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许多用户发起押金退款申请后,很少有押金在第一时间退回到用户账户中,多数在监管部门和媒体介入下,押金才被退回。 [ 病因 ] 知情人表示不可能放任押金沉淀 为何会出现“押金难退”现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几位曾在共享车企中任职的中层管理人员,从他们的分析中,可见共享车企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共享车企的入门门槛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目前市面竞争激烈。对于其运营模式和投入,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以ofo小黄车项目为例,从早期成本投入分摊下来,一辆单车的综合运行成本有时竟达到5000元。“单靠共享单车那点租金,根本回报不了巨额投资。一方面是投资巨大,另一方面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点,任何一家共享车企多多少少会出现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而此时,身边又有一笔巨额的用户押金,其结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旦在扩张中,车企出现资金流紧张,就会出现押金兑付延迟的状况,因此造成用户对车企的信任度降低,再经网络将事态放大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押金集中兑付情况,原本并不充足的资金流“雪上加霜”,车企只能拖延押金兑付时间以此缓解困境。 [ 病变 ] 有的共享车企用P2P形式逃避 面对巨额押金,共享单车企业究竟该如何监管?监管部门对此已做出明确表态。 2017年8月3日,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就对押金安全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企业对用户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用户押金退还制度,加快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 对此,甬城一家共享车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意见下来后,除了几家大的共享车企已实施免押金措施外,其他车企均没有遵照该规定。“此前没接到通知,而且‘免押金’是趋势,以后,我们会把押金通过充值方式予以退还,并附带一定优惠。”该负责人解释道。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一种新型共享单车运营模式,更值得警惕。据他了解,这种模式中,运营商要求用户出资认购“领养”共享单车的所有权,从而获得单车市场的盈利分润。“这种模式其实已经‘变相’成为P2P集资模式。”该负责人表示,一旦押金和投资款进入运营商的口袋,届时都被对方统统认定为投资款,以此逃避监管。 该负责人的说法得到了印证,此前有台州媒体报道,台州诸多市民出资“领养”小蜜电单车,结果遇到当地运营商“跑路”,投资款连同收益都没有收回。 ●律师分析 押金金额小 用户维权成本高 对此,上海汇业(宁波)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文泽表示,在个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之际,个人完全可以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以主张自身权利。就本案而言,由于企业面向每个个人用户的单笔违约金额小,若个人用户以自身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其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成本显著地不具备经济效益。 张律师首先建议个人用户先通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监管部门或媒体反映情况,以求得到快捷救济;倘若此路无果,不得已须采取诉讼途径,那么建议个人用户积极向消费者保护协会反映情况,而后请求由消费者保护协会代表众多消费者一并向企业提起诉讼,作为专业机构,相信其在维权手段上也更为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