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约护士试点 需理性听取抱怨声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方案,北京上海等6省市被列为试点城市。一个多月过去了,北京的进展如何?记者探访发现,对于这一新生行业,政府管理部门明确了禁踩的“红线”,并细化一些服务管理举措,如派出的注册护士应该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北京市网约护士上门不得提供输液服务等。网约护士平台因此渐渐走向规范化,最明显的是网约护士“减员”了。(3月28日《北京日报》)

    注册护士大幅减少,平台的生意就会变得清淡,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为此,部分网约护士平台负责人发出了不少抱怨之声。比如,由于备案需要提供所在医院信息,护士怕医院领导知道自己在外兼职,不敢在平台用真实信息备案。在业务范围方面,过去常见的上门输液,如今已不能再开展,导致业务量下降。有网约护士平台负责人表示,有的老年人要输的是丹参等中药成分药品,不属于容易引发严重过敏的青霉素类药品,对这类药能不能输应该细分。

    行业内部的抱怨声,对改革会形成一定阻力,存在迫使政策作出调整的可能性。然而,抱怨的内容很多都涉及原则问题,是不应该作出让步的。比如,护士备案制度是确保护士资格的关键,假如网约护士不实名备案,很多不具专业资格的假护士就存在浑水摸鱼的空间,这个红线当然不能失守。

    当然,网约平台的部分建议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单纯用年资来衡量护士是否具备胜任上门服务的能力,这一点就值得商榷。在医院ICU等重点岗位工作一年所提升的能力,是基层护理岗位工作几年所不能企及的。能力评估是通过考核,还是通过年资与职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还要看到,当前护理专业分工细致,外科护士换药要比内科护士强,消化内科护士插胃管又要比其他科室护士强,在派单和抢单时,应结合专业,将活派给最合适的护士。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是否了解,也影响着服务质量,在派单和抢单的同时,也可考虑赋予患者点单的权利,以便患者找到最熟悉的护士。

    试点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试点效果,取决于能不能广纳民意,能不能理性听取行业内部的声音。兼听则明,把“抱怨声”当成一种难得的资源,网约护士试点,方能尽快探索出理想的规则。

    罗志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