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强势不是错 错的是无理的强势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75.4%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父母过于强势。受访者认为父母过于强势的两个主要表现是拒绝沟通(55.2%)和控制欲强(53.3%)。58.8%的受访者建议家长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4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俗话说:“强势的父母教不出好孩子。”不少成长中的孩子对强势的父母表现出反感,但是,父母强势并非绝对的错误。有时候,父母不强势,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学习成长期大致可以分为幼儿、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这三个学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是不同的。但共性却非常明显,即这三个阶段的学习都呈现出模仿的特点。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手段。

    在幼儿和小学阶段,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样板”。由于孩子正处于“人之初”,是接纳社会规则,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必须一丝不苟。父母如果不强势,在习惯和规则引导上“不在位”,或者漫不经心,让孩子成长处于自由主义状态,必然导致孩子成长出现偏差。

    进入初中即少年时期,随着经验积累的增多,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孩子们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和主张,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此时,父母的强势可能会引发孩子强烈逆反。因此,父母应当学会应时而变,要松开手中的风筝线,给足孩子自由;同时,在原则问题上,又必须将风筝线抓紧,防止孩子走偏学坏。

    儿童时期,家庭教育应溺爱与严肃并存,强势一点没错;少年时期,家庭教育应严慈并济,突出温和教育。但不管哪个时期,单一的教育风格只会让教育变得简单粗暴,效率低下。比如在儿童阶段,不能过分强势,让孩子生活在家长权威之下,也不能过于溺爱,忘记了对孩子的牵引;孩子进入初中后,不能因为要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就轻易放弃原则,该强势还得强势。强势之下,必有健康的亲子关系,这是家庭教育的主线。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要讲究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严中有爱。“教不严,父之过”,强势永远是家庭教育不可松懈的手段。但强势不是家长作风,不是家庭暴力。处理严厉和温和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民主意识,让民主意识始终成为调和家庭教育气氛的润滑剂。心有民主意识,才有儿童立场,才懂得尊重孩子,才懂得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才会俯下身与孩子交心,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所以,父母强势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你和孩子永远是平等的。只有这样,你的强势才不会显得那么无理,你才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才会品尝到家庭生活的快乐。范军(教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