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在宁波都挺好 聚焦宁波首个人才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才提醒

    人才引进要避开这些“坑”

    近年来,各地城市纷纷加入“抢人大战”,相继出台各种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流入本地。不过,从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部分地方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考虑不周,诱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导致人才引进效果大打折扣。

    “抢人”变成“抢房”。各地出台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中,大都将落户买房做为规避限购的措施,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购房补贴,相当于“定向取消限购”。这就导致人才引进政策被异化,造成当地楼市去库存加快,住房供应失衡,房价飞速上涨,抬高了市民居住成本,令人才变成了楼市的“接盘侠”。

    公共福利资源不足。各地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外来人才,造成城市人口增长过快,配套的公共福利资源却未能跟上,诸如教育、医疗、公共交通、养老、文化康乐、住房等面临供应紧张的情况,令市民抱怨甚多。可见,引进人才之前,先要做好公共福利的规划,进行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否则就会出现矛盾冲突,引进人才了也留不住人才。

    人才引进好高骛远。现在各地在人才引进政策上存在误区,过度追求高学历人才、高端科研人才,轻视低学历人才、职业技术人才,重视“海归”轻视本土人才,将优惠政策、福利待遇向高学历、海归等倾斜。这就形成了人才偏见,容易出现人才引进失衡,须知人才不应以学历论英雄,应看有没有真本事,是不是做出真成绩,应务实而非务虚,以真才实干为衡量标准。

    人才引进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部分地方存在盲目跟风引进人才的现象,没有结合本地经济结构实际状况,而是照搬、套用其它地方的人才政策,盲目去争抢所谓的高端人才,却忽视了需要接地气,导致人才来了无用武之地,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最终造成人才浪费。因此,需要考虑本地情况,引进适宜本地特色产业的人才,让人才来了有施展拳脚的地方。

    宁波人才引进,应吸取其它城市的教训,避开这些“坑”,因势利导引进最适宜的人才,让人才为我所用。

    江德斌(盘石全球新经济平台研究院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