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挂不上号,去急诊看;不知道看哪个科,去急诊;白天没时间看病,晚上去急诊看……今后,这些非紧急情况去急诊,可能不那么“划算”了。为了将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北京将提高急诊的“准入门槛”。就诊前先分级,改变以往“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候诊。(4月22日 《北京青年报》) 长期以来,看急诊还是普通门诊,全由患者自己选择。由于急诊提供全天候服务,普通门诊却有严格时限,部分普通患者反倒通过看急诊来寻求方便,出现故意等到晚上看急诊等现象,急诊不急,导致大量急诊资源被占用。不急的患者反倒比急诊患者优先得到治疗,这不符合常理。 “急诊分级”是医疗系统一直期盼的一项改革。早在2008年甚至更早,我国已有医院就此展开过试点。2011年9月,原卫生部曾向社会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上海市发布《急救医疗服务条例》,将急诊分级制度写入其中。可见,当前北京推出此举,并非全国首次。 实行“急诊分级”,并不会那么轻易达成。患者到急诊科就诊,纵使在医务人员看来病情并不紧急,但患者和家属通常并不这么认为。自己感受的痛苦最真切,自家人的性命也最金贵,这种心理普遍存在。过去发生在急诊科的冲突,很多都与医患之间对病情轻重的不同认知有关。 不妨设想,假如一位急性哮喘发作的儿童被家长送到医院,按照北京市推出的分级规则,应该划分为紧急程度不高的3级,但在家长看来,孩子连气都喘不上来,又岂能缓一步处理?出现这种认知冲突后,分级若一味“就高不就低”,或因担心发生医患冲突而过度迁就,就会出现“不闹分级低、一闹分级高”的现象,让“急诊分级”难以为继。 因此,若想“急诊分级”能够得到贯彻,首先需要将规则和变通纠错机制制定得更科学合理,更能为患者所接受。但更重要的是,一旦规则出台后,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章办事,不随意屈服于压力。同时,“急诊分级”短期的社会接受度不高,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医患冲突点,对此应该有所预见和防范。 急诊不急,是不良就医习惯长期积累的结果,先来后到,又被民众广泛接受,习惯一旦形成,改变就需要时日,需要有果断说不的勇气。相信只要医务人员坚持不懈,急诊分级制度就会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个新的就诊习惯,礼让病情更紧急的患者,也有望成为患者普遍遵循的原则,急诊因此变得井然有序。罗志华(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