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朱慧卿 |
29日,上海宣布,在教育、医疗、训练救助等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行业开展入职审查时,将对拟录用人员是否存在性侵害违法犯罪记录情况进行强制查询,一旦发现有相关记录,将不予录用。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5月30日中国之声) 涉及未成年人的从业限制其实并非新规定。《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再如,《刑法修正案(九)》第37条也有职业禁止规定。 2017年,上海闵行区9部门会签《关于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办法(试行)》。2018年上海长宁区等8家单位会签《关于在未成年人教育培训和看护行业建立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试行)》。相比法律规定,这些办法的从业限制范围更宽更精准,保护面更大。 而上海16家单位此次会签并出台《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显然是在上述两区实践基础上推出的新制度。相比而言,不仅参与会签的单位更多,而且制度更加完善,并从区级制度升级为省级制度,这意味着全上海将实施涉性侵人员从业限制。 也就是说,从业限制制度在上海实现了“扩围”与“升级”。“扩围”既体现在从业限制范围,也体现在实施区域。“升级”意味着这类制度内容更健全、级别更权威。显然,这种“扩围”、“升级”是必要的,因为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事件频发高发,急需更严密的制度来保护。 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是,首先,做好这一制度的解释工作。即不是歧视有性侵害犯罪前科的人员,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希望有关人员及家属充分理解。其次,应建立上海性犯罪人员管控数据库,方便有关单位及时查询。其三,用工单位比较分散,应做好监督工作。 而笔者更关心的问题是,上海这一从业限制制度能否升级为国家制度?即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借鉴上海经验,共同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让全国未成年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制度保护。 据最高检透露,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已被最高检列入五年改革规划。这一制度值得期待。但是,仅靠检察机关一家或者只靠这种单一制度效果很有限,有必要国家相关部门联手建立从业限制制度和协作机制——这是送给未成年人最好的礼物之一。 此次上海出台涉性侵人员从业限制制度,是送给上海小朋友的六一节“礼物”。希望明年六一节前夕,其他地方或者国家层面,也能给孩子送来类似节日“礼物”。张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