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中学1947年老照片。资料图片 |
本报讯(记者 朱立奇)临近毕业季,宁波中学集中展示了一批学校老校门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校门规模不大,门额上方“浙江省立宁波中(学)”几个大字清晰可见,三位即将毕业的学子在校门前留影。 宁波中学校史馆的负责人罗尧敏老师告诉记者,照片摄于1947年,校址位于现在的兴宁桥畔,校名是繁体,两圆柱伫立。校门是抗战胜利后,重修校园的珍贵资料。 罗老师感慨地说道,抗日时期,著名物理教授王谟显,数学名师郦肩时,知名学者吕漠野等人先后在宁波中学授课教学。期间有大量学子考入浙江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宁波中学在浙中小山沟里开创堪称全国一流的辉煌。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是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1951年毕业。由此可以确定,就读宁中期间屠呦呦每天上学、放学必定经过该校门,此外还有石钟慈、王阳元、庄辉等多位院士。这座并不高大的校门见证众多宁波中学学子风华正茂的青春呐。”罗尧敏说道。 除了记载宁波中学发展的老照片,还有1998年宁波中学建校100周年时的校门,2002年迁入宁波高教园区至今的校门等珍贵照片。 120多年来,宁波中学的校门一变再变,但先贤提出的办学宗旨始终未变,从宁波中学走出的学子们爱家乡爱母校的情怀从未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