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 这本书真有趣 有一对有趣的父子,父亲长得又高又胖,还是一个光头,那脑袋就像一个灯泡,他慈祥、友善。儿子长得又矮又瘦,头发很多很乱,像一个鸟窝,他调皮又可爱。 有一天中午,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妈妈和爸爸早早地就坐在了餐桌旁,他们正准备品尝美味佳肴,发现儿子不在。妈妈招呼爸爸说:“你赶紧去叫儿子来吃饭!” 爸爸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孩子,怎么连吃饭都忘记了?”当他走进房间时,看见儿子正趴在地上,双手托着下巴,双脚翘得老高,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爸爸便在儿子屁股上狠狠打了一下,说:“吃饭啦!”儿子这才如梦初醒,灰溜溜地走出了房间。 这时,儿子和妈妈坐在了餐桌旁,但是父亲却又不见了踪影。妈妈哭笑不得地说:“你爸真是太不像话了,儿子,快去喊你爸来吃饭!”儿子一走进房间,就和爸爸一起看起书来,早忘了吃饭的事。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几分钟过去了……妈妈气得暴跳如雷,三步并做两步跑进房间,正想破口大骂,却见父子俩正专心致志地看着书,她俯下身去看,竟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这时,房间里一片寂静,只听到闹钟不停地响,但是饭桌上却空无一人。 对,这本书就是《父与子》,好有趣的一家人,好有趣的一本书!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 李宇恩 小记者证号:192379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很喜欢读书,其中有一本书,让我体会尤其深刻,它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钓到鱼,被别的渔夫看做是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大马林鱼把老人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最终还是被老人捕杀了,绑在小船的一边。而归程更是惊险百出,鲨鱼虎视眈眈一再袭击,老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反击。辛苦捕来的鱼在回港后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椎骨了。尽管鱼肉都失去了,老人坚定的意志却从未失去。这本书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最差的时候,也会有一线希望,而在最志得意满的时候,也要记得危机永存。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依靠的利器便是坚持不懈,越挫越勇的信念。 以前,我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一点儿不顺利,就会退缩,有时候还会说上几句垂头丧气的话。认为自己在这些地方就是不行,不聪明。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但揭示出的真理却很深刻。它告诉我,遇到难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失去了信心。信心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前进的动力。书中主人公在逆境中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要好好学习的吗? 掩卷沉思,我以后遇事,都要信心满满地去面对,即便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也要坚持到底,决不退缩,更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一个好学、坚韧、有勇气直面困难的人,才会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 谢翊宁 小记者证号:192372 大义当前,当仁不让 四大名著是我最爱看的小说,没有之一。其中,最喜欢的当数《西游记》了。就在前不久,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四大名著也是习爷爷最喜欢看的小说之一,我来了兴趣,趁着暑假重温了一遍《西游记》。 习爷爷曾说:“读书可以开启智慧、滋养浩然之气”。这话可一点没错。在《西游记》里,我看到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只为取到真经,并在西行路上除妖伏魔,济世助人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西游”人物,是孙悟空。他机智、勇敢,虽然偶尔有点小脾气,耍点小聪明,但在大是大非上,却从来不糊涂。在“三打白骨精”那一章节,直率的孙悟空一眼就看出白骨精扮演的一家人:送饭的女子、老婆婆、老爷爷。当孙悟空打死了由白骨精变的年轻女子之后,就被师父和八戒一路责备,唐僧要赶走悟空,悟空再三哀求才得以留下。之后,悟空又相继打死了白骨精变的老婆婆和老爷爷,终于被一再失望的唐僧赶走。“三打白骨精”这一精彩故事被无数导演搬上舞台,短短一个章节里,将悟空的敏锐果敢、八戒的痴傻无知、唐僧的迂腐守旧,刻画得入木三分。而故事的结局,却是当唐僧终于被妖精抓走之后,孙悟空二话不说,放弃了花果山逍遥自在的生活,前去救援。 大义当前,当仁不让。这就是我最爱的悟空。这就是我最爱的《西游记》。我想,这不也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学习的精神么?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 潘若兮 小记者证号:196514 人生之路需有“紧箍咒” 孙悟空的一生历程,象征着一种成长:人生需要一个“紧箍咒”。 悟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需要“紧箍咒”的一生,在他与唐僧一起上西天取经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拨又一拨的妖怪。悟空疾恶如仇,但难免有时候也会有过激的行动,唐僧这时候就会利用“紧箍咒”来约束顽猴徒弟的过激行为,规范管理。 悟空还是一个非常爱玩的泼猴,瞧:涂改生死簿、大闹龙王庙、大闹天宫,这可把玉帝惹火了。之后,悟空被如来镇压了,失去了500年的自由,不过幸好有这个救星“紧箍咒”,因为悟空的顽劣淘气与唐僧的满怀慈悲的冲突,所以就需要它来化解。 在孙悟空的一生中,“紧箍咒”对他而言仅是一个束缚,所以在西游记中最后一段关于“紧箍咒”的一句话,“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念什么'紧箍咒'束缚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咒',脱下来,打它个粉碎,切莫叫那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着摸摸看。”悟空举手去摸了一摸,果然无之。 悟空在“紧箍咒”的约束下,从泼猴修道成佛。而人也一样,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那么一个人,能不断管束他,帮他纠偏。在人生的漫长之路,有“紧箍咒”的约束与指点,那会令你的人生少些坎坷,多些顺畅,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 王玥人 小记者证号:192356 我爱阅读 我家有千余本书籍,有爷爷留下的,也有我父亲的,当然还有我自己珍爱的藏书。 从最早的绘本,到后来逐步开始阅读完整的名著,这些图书伴随了我的成长,希望并且相信未来书籍会成为我一生的挚友,因为它带给我欢乐,给予我知识,也促使我思考。从幼时的阅读起,我便常常会痴迷其中,连父母唤我吃饭都充耳不闻。读《哈利·波特》时,我时常幻想着自己能够拥有最强大的魔法以战胜邪恶力量;读《三国演义》时,我时而期望自己能像诸葛亮那样拥有超人的智谋,又期望拥有吕布、关羽、张飞和赵云那样的武功;读《封神演义》时,我又会想我能否同时拥有姜子牙、哪吒和土行孙的能力呢? 我喜欢徜徉在阅读和知识的海洋里,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等各类书籍我都有阅读。阅读科普类书籍时,我会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像屠呦呦奶奶那样用伟大的发明拯救苍生;阅读我喜欢的推理小说时,我又会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成为和柯南道尔、克里斯蒂、东野圭吾一样的推理神探;当我阅读《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时,我又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影响历史的正面大人物! 未来,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文言文的水平,能好好理解传统的经典古籍。我愿在书山辞海中逍遥游,提升我的素养,陶冶我的情操,完美我的人生!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 戚钰 小记者证号:192421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海伦, 是个不幸的孩子。 她的噩梦从她19个月的时候开始。 一场疾病袭来,导致海伦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这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的世界,摆在海伦面前,却是黑暗无声的了。一直到她——莎莉文老师,海伦的家庭教师,她打开了海伦心灵的窗户,带给她对世界的希望。渐渐地,海伦慢慢成熟起来。莎莉文老师用特殊的方法教海伦知识,并带她的心灵走出黑暗阴影,来到色彩芬芳的花园。海伦以惊人的毅力生活下去,还考上了全球顶尖学校——哈佛。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女人,飞来横祸。先是丈夫因车祸抢救无效离世,祸不单行,后来她也得了癌症。拿着无情的诊断书,坐在冰冷的病房里,她十分抑郁,想到了死。同病房还有个小女孩,才十六岁就已经做过三次大手术,化疗使她的一头长发掉光,但她很乐观。有一天,小女孩画了一幅画,陡峭的山崖上开满了大大小小的鲜花。她指着花问小女孩,这是什么花?小女孩两眼发光,告诉她:“这种花叫不谢。”她听后心头一颤。后来,她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而那个小女孩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是绝对公平的。有的人或许从一出生,便注定要和不幸与痛苦纠缠一辈子。如果自暴自弃和怨天尤人,只会让生活更糟,人生也不会有任何转机。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没有阳光,就必须去经历风雨的洗礼来创造阳光。只要有理想、有信念、有动力,不管有多么糟糕,记住:梦想从不卑微。任何困难都无法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 吴一诺 小记者证号:192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