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7月7日《现代金报》) 从1987年中国长城、北京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算起,至今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申遗”之路已经走过32年。32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5项,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有个现实情况,一些地方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著名景区,在申遗成功后,陷入了“重创收、轻保护”的怪圈。 申遗,是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珍贵的,不可复制的,它代表了许多国家、民族、城乡、文化的历史,需要特别予以精心呵护。例如法国,100多年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有法可依,依法进行。如巴黎的第一个保护区马雷街区,在对建筑进行登录时,就分为文物级和历史名录级,而对于较高级别的文物级,政府要求业主与其之间遵守特定的协议,且在维护补贴、税收等方面也与历史名录级享受不同优惠政策。这与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竭泽而渔式的商业开发与民众参与度匮乏形成强烈反差。 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这个第一,应该成为对世界遗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佳契机,传承、呵护世界文化遗产必须量质齐升。牢记“申遗是为更好地保护”的初衷,全面提升保护意识和传承水平,建立健全“入遗”项目保护传承制度,使保护世界遗产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世界遗产文化,看数量更要重质量。战胜滚滚利欲,守护好高质量的世界遗产文化,才无愧于第一大“世界遗产国”这个称号,为此各方都义不容辞,政府长远深厚的保护责任、公民对自然生态与优秀文化的敬畏与捍卫,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初心与努力,一个都不能少。 斯涵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