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王锋)从菲律宾旅游回来第4天,60岁大妈高烧到40℃,还并发了肺炎;从柬埔寨回来两周,40岁男子血小板直线下降……近日,记者从宁波市疾控中心获悉,自6月以来,我市已出现多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宁波市疾控中心副所长陈奕介绍,登革热是一种典型的蚊媒传染病,这种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典型、轻型、重型三种,其中重型登革热患者或因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在24小时内死亡。 传播登革热的主要是白蚊伊蚊和埃及伊蚊。夏天蚊类大量繁殖,登革热也因此进入高发季。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浙江省共报告291例登革热病例,为2018年同期的5倍多。 从时间看,2019年以来,我省每个月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特别是6月份以来报告的病例数急剧增高,其中7月份全省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超过100例。 从地点看,全省每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特别是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等对外交流频繁的地区报告病例数较多。且大多数为境外输入病例,特别是柬埔寨,今年浙江省从柬埔寨输入的病例已经超过200例。 登革热病毒是怎么借助蚊子实现人际传播的呢? 陈奕介绍,“花腿蚊子”叮咬患者后,病毒会在蚊体内繁殖,8至10天后具备传播能力,此时蚊子再叮咬人,就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健康人。是否染病也与个人体质相关,一般来说,机体免疫功能较弱的人患病几率更高。 此外,近年来夏天赴东南亚旅游、务工、进行商务交流的市民越来越多。为此,陈奕提醒,一定要做好防护,减少被叮咬的机会。回国后如有发热,一定要及时就医,同时告知医生自己近期(14天内)有过出国史。 防蚊灭蚊谨记“五字诀” 眼下,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远走,但留下的影响仍不小。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清除蚊子幼虫滋生,要牢记“五字诀”。 翻:将缸、罐、盆、坛、瓶等小容器的积水倒掉,放置时底部朝上,保持干燥。填:用泥土、黄沙填平各种坑、洼、沟等容易积水的坑洞。清:清除环境中各种小容器,比如饮料瓶盖、垃圾袋等。疏:疏通明沟、下水道、沟渠、河流等。药:不能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等应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