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李萍重伤入院,家属被告知其脑死亡后放弃治疗,并在一份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了名;被宣布临床死亡后,肝肾器官被摘除,家属获得20万元“补助金”,但她的儿子石祥林却发现“捐献”有假。这起离奇的案件发生在安徽蚌埠怀远县。8月8日,怀远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虎向媒体证实,李萍的器官“捐献”,并非通过正规途径,“是医生的个人行为”。(8月14日澎湃新闻) 器官“假捐献”事件被媒体曝光以后,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众多网友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词语:细思极恐。 现在,卷入逝者器官“假捐献”事件的当事医生,也就是安徽怀远县人民医院ICU副主任医师杨素勋和另外5名医护人员,已经被警方以涉嫌侮辱尸体罪执行逮捕,但是对整个事件进行回顾不难发现,器官“假捐献”的背后,恐怕远远不止侮辱尸体罪那么简单。 首先,既然器官捐献是假的,那么极有可能涉嫌器官买卖,也就是医院医护人员和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亟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共谋”,把本该用于捐献的器官买卖了。而这正是让网友“细思极恐”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医院医护人员完全有可能对被送进ICU的病人进行消极抢救,乃至应该抢救却不抢救,从而获得非法买卖器官的器官来源。虽然目前这只是一种猜测,但是正如很多网友所担心的,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 其次,主要涉事医生杨素勋已经在该院工作20余年,类似这样的逝者器官“假捐献”,是否真的只发生了这一次就被逝者家属发现了?如果不是,以前又发生了多少次?如果确实多次发生过类似事件但是一直没有被发现,那么原因大概有两种:一是涉事的医护人员掩饰得好,让充满罪恶的行为没有被曝光;二是给予了被摘除器官的逝者家属以巨额“封口费”。在被曝光的这起事件中,医生杨素勋不但以“国家补助金”为名给了逝者家属20万元,在眼看事情要败露以后,更是通过中间人给了逝者的家人46万元的高额费用。当然这笔钱也被认为是堵住家人嘴巴的“封口费”。 以上种种尽管还只是猜测,但是即便依照现在曝光的事实和线索,这样的猜测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买卖器官在中国属于“重罪”,很难想象仅仅依靠医院的几名医护人员就能够完成。所以现在有关部门要做的,不仅是查清已经被采取措施人员所牵涉的问题,而且要好好查查背后是否已经围绕器官“假捐献真买卖”形成了地下产业链。尽管这也是一件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情,但只有查清真相,惩治罪恶,才能守护正义、维护权益、保护生命。 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