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本是一对亲密矛盾体。随着“00后”走进大学,不少教师发现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变得越来越“失灵”,师生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疏离。学习面前,学生经常“不感冒”,老师则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出现本领恐慌。(9月14日半月谈微信公号) 佛系,是个比较新潮的网络流行词汇,多指爱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做事,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由此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父母”“佛系生活”“佛系恋爱”“佛系追星”等“佛系现象”,“佛系学生”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 课堂上安安静静不吵不闹,不举手发言,不举手提问,无论考试分数高低都不为所动;组织一些活动,说能加实践分,学生说“无所谓”,说能给奖学金,学生说“不缺钱”,说可以当学生干部,学生表示“不想干”……学生对老师和学习表现得越来越“冷漠”,老师则觉得学生越来越“看不懂”“难伺候”,师生之间日益凸显的疏离感,给大学教育管理带来困扰和挑战自然在所难免。 00后学生既是现实生活里的“独一族”,又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往往自带“个性”“自我”的标签,往往比较多地考虑“这件事能给我什么”,而不再是“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谈话、讲座等传统教育难再奏效。我们固然不能因此而一味“迁就”他们,但破题之路或在于能契合他们的内心诉求,给他们想要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这就势必要求大学教育主动能动作为。 “问个问题都要这么小心翼翼,如果没有同学回答,自己会很没面子,但后来也就习惯了。”尽管一些高校做了积极的探索尝试,不少老师在创新教育教学方面也很卖力,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怕学生“佛系”,就怕教育“佛系”,倘若高校和高校老师们习以为常,以“佛系教育”应对“佛系学生”,只会令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进一步助长学生的“佛系心态”,前者老师的说法无疑有一定的代表性。 破解高校“佛系”难题,老师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师生疏离,未必只源于学生“佛系”,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存在“佛系”化倾向同样有必要深度检视。换言之,就是要求教育不“佛系”,多在教育教学机制、模式、方法等的改革、创新上,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积极作为。 范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