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杨明 张辉 徐亚萍)余姚黄家埠镇横塘村里有名老党员,名叫潘嘉森,是一位双耳老年性失聪的80岁退休教师。 1999年,他砍掉自家院子里的葡萄树, 出资5万元在院子里建起两间活动室,2006年起每周五雷打不动,义务为周边的老百姓宣讲政策、传播知识。一张球桌、几条板凳,成了村民求知、求富、求乐的“大课堂”,被群众热情地称为阿拉的“百姓讲坛”。 “土话”讲出“大道理” 9月27日,潘嘉森家的小院其乐融融,众乡亲齐聚一堂,共庆“百姓讲坛”开讲20周年。 “20年前,我从小学老师的岗位上退休,赶上暑假,大家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带。”潘嘉森告诉记者。 后来,来家里“串门”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小朋友,还有老人,大家习惯把潘嘉森家当做村里的“会客厅”,有事都来找他说。 潘嘉森干脆新盖楼房,买来乒乓桌,开起报刊栏,把家改成了“村老年活动室”。为丰富大家的生活,一周一期的百姓讲坛应运而生。 “主要是和大家一起读报、讲报、评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政策,一起学、讨论。为了激发村民的热情,潘嘉森刚开始组织了几十场读报知识竞赛。自己掏钱买奖品,几个月内就有60余人获奖,一下子吸引了更多的人。十余年来,百姓讲坛的读报活动从未间断。75岁的村民朱顺法说,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五水共治”,到最近的“垃圾分类”,读报活动紧跟时事。为了教大家学垃圾分类,潘嘉森近来还做了很多小道具,让老朋友一一“考试测验”。 2007年4月,潘嘉森在家中组织了一次特别的“邻里和睦协议签名”仪式,鼓励大家和谐相处,同时开办“邻里节”,推荐评选身边的好人好事,给予奖励,节后出黑板报表扬,举办“微展览”。今年,潘嘉森的“邻里节”已办到第13届,邻里和乐、顾大局成为横塘村的特色。 潘嘉森的普通话不好,在“讲坛”用的都是余姚方言,却能将最朴素道理传递乡里乡亲。迄今“百姓讲坛”已举办220多期,有万余人次参加活动。 一个老党员的初心 除了讲述时事政治,潘嘉森还积极动员周边农业大户、农技专家和企业带头人上台宣讲授技;节假日、传统节日,则组织文娱爱好者表演歌曲、戏曲节目;他还出资在家建了“农家书屋”,给村民提供一方学习的园地。 作为文史爱好者,长期以来,潘嘉森为收集整理地方红色文化和革命故事不遗余力,先后为横塘村、十六户村撰写村史。在“百姓讲坛”上,潘嘉森也常常把这些革命故事讲给村民和孩子们听。 为了让红色文化和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更远,潘嘉森自费印制了各种宣传资料,在活动中分发给周围群众,大大促进了该村文明建设。同时他还积极物色“接班人”,从年轻干部到热心的小学老师,全镇农村义务宣讲员日益增多,队伍不断壮大。 潘嘉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雷锋就是我的做人榜样”。 这些年,潘嘉森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基层宣讲员、省优秀文化中心户,“百姓讲坛”也在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关心下,成为横塘村的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