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餐饮店现场检查。 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刘拥军) 截至11月2日,市六区已经排摸餐饮企业12634家,排查出需要整改的餐饮店994家,已经整改完成818家,其中转型不产生油烟餐饮企业376家,关闭(含自行关闭)168家,整改进度为82%,共立案43起,罚款金额21.82万元。这是记者11月5日在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综合执法局专题召开的整治专题会议上获悉的信息。 据悉,整治时间从2019年8月到2020年1月,计划用6个月时间分三阶段组织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前期通过排查全面掌握禁设区餐饮店数量和分布,掌握可设区餐饮店环评备案、营业证照办理情况和油烟净化设施安装、运行情况,制定相应整治措施。在前期排查和分类认定的基础上,利用四个月时间分批分类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整治前期逐户进行宣传教育,告知相关法律规定和整治要求,限定期限自行整改;集中整治中期将着力引导禁设区餐饮业态调整,对可设区的餐饮店,三家部门按各自职责进行规范;集中整治后期对少数拒不改正的坚持一案多查的原则,各部门分别依法立案查处保证整治执行到位。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各部门表示将落实失信信息互通、许可决定、备案信息及执法文书抄告工作,对失信餐饮单位实行“黑名单”管理,强化“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工作。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鉴于目前我市餐饮经营者数量庞大,分布面广,业态转换快,仅靠执法末端处罚,效果有限。下一步还将组织建立餐饮油烟治理长效机制等方面政策研究,落实规划控制,经营把关,环评监管,互相协作,开展综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