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宁波十余年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获认可

    怎么破除“唯分数论”,不再“分分计较”,实现全体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共识的突破口。宁波教育界在这方面探索了15年,已先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次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化道路。

    近日,宁波市义务教育(初中段)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会在慈溪育才中学召开。这场活动很有“分量”,与会者有400余人,宁波市及各区县(市)的教育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学校业务副校长都出席了此次会议。□记者 樊莹 通讯员 余晶晶

    研发“教育大数据”平台 避免“千校一面”现象

    自宁波市从市级层面出台了《宁波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以来,慈溪、奉化、余姚等地紧随其后创新不断,有的专门设计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家庭作业,有的为学生建立了“教育大数据”,不仅记录成绩,还记录成长点滴,成为一个个具有宁波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典型样本。

    其中,慈溪以学生成长记录为基础,以发现学生潜能、培育学生个性化发展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初中三年中,每一名学生都随时可以查询自己的评价情况,了解其他同学的公开情况,充实自己的成长记录,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由于不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存在差异,慈溪潜心研发了“教育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多元、开放、高效的综合评价机制。平台还创造性地采用模型定制的方法,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通过简单的个性化设置,就可以生成符合个性需求的操作系统,避免“千校一面”现象。

    今年,慈溪市教育局还在区域推进上加大力度,着力构建区域统一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与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实现了新的跨越。

    ID+课程、义工章…… 全市中小学都开展了有益探索

    宁波从15年前开始探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于2004年、2016年、2018年进行了三次改革升级。在这方面,全市中小学都开展了许多有益学生发展的探索。

    以学校课改一体化为例,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聚焦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和学业水平。学校对这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都进行了细化,做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让学生走向自主的ID+课程体系。如7-9学段设置考察研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最大化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宁波市实验学校则在学生的德育方面做了长足的探索。在学生入学之初,他们便需要领取一本《海韵志愿者证》,这本“证书”将在初中三年内始终跟着学生,用来记录学生的义工完成情况。除了记录作用,学校还设置了合理详细的奖励机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义工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志愿者证包括志愿者基本情况、参与志愿活动时长绩效、活动反馈意见等。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活动、随手义捡活动以及社区公益活动后,需要在上面记录相关内容并敲章证明,每学期末由班主任审核。义工章成为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的凭据与动力。

    据悉,今后宁波市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将继续为学生搭建好平台,以实际数据为依据,客观、公正、公平地把握好评价规则,在推进工作的实效性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