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日走访市场发现,限塑令十年来,限塑有变“买塑”的趋势。不仅商超大量销售塑料袋,物流业更是成为制造塑料垃圾的大户。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全国快递业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而国内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远超每年节约下来塑料购物袋。同时,调查显示超85%的零售企业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进减塑的主要困难。(12月2日《广州日报》) 限塑乃至禁塑不乏呼声,也不缺少社会共识,比如扩大限塑范围,把快递包装袋、塑料餐盒纳入“限塑令”的限制范围等。但是,单纯的限恐怕效果很难收到预期。如实施了10年的“限塑令”,被坊间诟病为“卖塑令”,缘于简单的提高使用成本,难以抑制消费对便利需求的依赖。类似的问题同样发生在快餐行业,为了治理外卖塑料包装及餐盒的污染,平台推出付费制度,然而提高的只有价格,塑料包装及餐盒并未出现减量,快递行业也在倡议发展绿色快递,规范胶带的使用等,但也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限塑令”不能只是静态地提高使用成本,在执行上首先得通过立法,赋予限塑的强制性,给包括购物袋、一次性餐盒等设置应用领域的禁区,违规生产、销售与使用严罚重管,设置底线,加大监管的力度。但是,仅仅立法强制限塑也是远远不够的,限塑涉及的面很广,包括众多的市场主体,监管还涉及诸多部门,面临着“法不责众”“九龙治水”等困局。如,2015年江苏在《江苏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中规定,餐饮经营者应提供可循环使用筷子和可降解塑料餐具;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立法走在前面,但监管难以跟上,效果并不明显。 限塑的目的是为了环保,倒逼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退市。大家之所以愿意使用一次塑料制品,一是它便宜,二是方便。据业内人士分析,可降解的购物袋、一次性餐具因为价格会比较高,大部分消费者不愿买单。 市场的问题应当用市场的办法解决,既然限塑纳入循环经济的立法来调节,那么应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而非单纯的行政手段。即,通过提高生产和销售一次性非降解塑料制品税率、费率,并对可替代产品实施政策补贴、税收优惠等,通过经济手段,设置不同的入市门槛,来调节生产、销售与使用。试想,如果一次性塑料制品价格变贵了,谁又会选择呢?当然,要让“软”“硬”之举相得益彰,离不开国家层面健全立法,加强顶层设计,全国“一盘棋”联动治理,而非局限一行一业、一区一域。 木须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