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今年11岁的“裸跑弟”何宜德完成自考专科学业,正式成为一名大专毕业生。从3岁雪地裸跑到11岁专科毕业,在其父“鹰爸”何烈胜的教育下,何宜德“暴风”成长,创下一系列纪录也受到无数质疑和批评。 (12月5日《北京青年报》) “裸跑弟”成“抢跑弟”不值得羡慕 多年前,一张3岁男孩光着上半身,只穿一条短裤在雪地奔跑锻炼的照片,让何宜德成了大家眼里的“裸跑弟”而一夜成名,操控这一切的何宜德的爸爸何烈胜也有了“鹰爸”的绰号。8年时间过去了,当年的“裸跑弟”已经完成自考专科学业,成了一名大专毕业生。这样经历,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极大关注。而对于自己孩子能够拥有这样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作为父亲的何烈胜显然也颇为自豪,并且把其视为自己教育理念的一种成功。而在他看来,当年的“裸跑弟”成为全国几十万上百万同龄孩子的“抢跑弟”,最大的意义就是比按部就班上学的孩子节省下了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可以做多少事啊!” 何烈胜的感叹也许是发自内心的,但却未必是经得起推敲的。首先,“裸跑弟”是自考专科毕业,这会让他的学历和文凭含金量大打折扣。而现在文化课的基础知识不牢固,以后想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成就,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其次,让“裸跑弟”的父亲最骄傲的就是他比同龄孩子在学习经历上节省下了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可以用这十几年的时间去做很多事情。问题在于,对于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能做什么事情呢?工作当然没人敢用他,否则就涉嫌使用童工了,所以他最好的出路还是继续学习深造,但是本科之后的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他还能够依靠在家自学来完成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其他同龄人相比,他确实通过“抢跑”获得了看似他人无法获得的学历,但是他失去的东西,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比如学校的集体生活,以及通过集体生活所培养出来的各种素养、品质等等。从“裸跑弟”到“抢跑弟”,父亲何烈胜追求的仅仅只是教育的“效率”,而教育的规律决定了显然不能只讲究效率,否则全世界的教育体制都要重新改写才行了。 “3岁雪地裸跑、4岁公海驾帆船、5岁开飞机、6岁写自传、7岁徒步穿越罗布泊、9岁小学毕业,收到44国元首的回函”,这是何烈胜为儿子打造的疯狂人生,也是“抢跑人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所谓的成就,其父亲都高度参与,乃至完全代劳了,并不能都算到“裸跑弟”的成绩单上。 我们鼓励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创新,“鹰爸”的一些教育理念也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抢跑弟”的成长经历显然并不值得羡慕,更不值得全国的家长去模仿。 苑广阔 “裸跑弟”大专毕业 “鹰爸”不能在法外“裸奔” 从3岁雪地裸跑,到11岁专科毕业,“裸跑弟”又进入公众视线。尽管“鹰爸”对外宣称,“裸跑弟”专科毕业,是他教育模式最好的证明;但是,其创办的“鹰爸公学”,因欠缺资质停办。更何况,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孩子在家中自学并不受法律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鹰式”教育方式,父母在家自教孩子,绝非仅“鹰爸”一人。时下,在很多家长穷尽所能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就读时,却有少数家庭反其道而行之,家长自当老师,让孩子“在家上学”,远离升学的残酷竞争,崇尚类似于“私塾”般的教育方式。特别是,2013年,民办非营利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中国大陆约有1.8万名学生在家接受教育,他们的家长均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而在强化学校教育的当下,涌现出这么多特立独行“鹰爸”式家长,确实也值得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思。 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家上学”已涉嫌违法。《义务教育法》中明文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特别是,2018年9月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近年来兴起的“在家上学”和“退学上私塾”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具有强制性。 可见,“裸跑弟”大专毕业,“鹰爸”不能在法外“裸奔”。换言之,对于“裸跑弟”大专毕业,非但不宜炒作,反而应该追究其家长“鹰爸”的违法责任。此外,针对“在家上学”和“退学上私塾”等行为,各地不能放任不管,应摸清本地底数,并督促家长尽快送孩子上学;对于拒不执行的家长,应依法查处。汪昌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