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意见》要求,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展“好差评”,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意见》就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出四个方面政策措施。(1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不必怀疑,以一种纵向眼光看,现在的政务服务相对于过去已经是大大改善了。在改进作风的东风劲吹下,一度时间广泛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现象,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但横向看,各个地区的政务服务水平,还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距离企业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的距离。政务服务,涉及民生,涉及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优化营商环境无从谈起,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会大打折扣。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目的为了改善政务服务。其实,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但这种考评制度,存在两种缺陷,一是不透明,很容易出现自说自话。二是不精准,评价基本都是模糊的、笼统的,而且多是滞后的,不能让人信服。 互联网+政务刚出现的时候,就有声音建议借鉴电商平台的“好差评”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将评价即时化、透明化、公正化。而现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也正式破题了,可以预计的是,这个制度会像鞭子一样,倒逼政务服务的改善。 除了外力推动,这项制度还会在内部形成巨大的动力驱动。以前或许还有些不重视,但现在不同了,无论是得到差评的单位和个人,都会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了这个体系,就可以照照镜子,检省得失,追求“五星”服务。毛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