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1月0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学研究

《声声慢》中的文化之殇

——对苏教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注释的再解读

    方依德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2017年12月第6版苏教版必修四第72页注释①“[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因国破从北方流寓江南,而丈夫赵明诚又已亡故,所以见到北雁南飞,便生怀旧悼亡之情。作者早年曾赠给丈夫《一剪梅》词,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时再见飞雁,因而有旧时相识之感。”与苏教版教材配套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四)》对此句的解读是:“诗人借‘雁’的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愁苦。此句中的‘雁’在诗人的《一剪梅》当中也出现过,因而说雁是‘旧时相识’。不过,那时的词人看到雁会想到‘鸿雁传书’,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甜蜜的忧伤。而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1]加之以把整首词定位于“国恨家愁”的基调,把教材注释中的“怀旧悼亡之情”解读为对丈夫的“悼亡之悲”和对故土的“怀乡之思”,便显得自然而然。

    但是当我们再度回顾教材第71页注释:“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词人。北宋亡国后南渡。不久,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病逝,她的生活陷入颠沛凄凉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注释中的表述——“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强调了她丈夫在文化研究上的学者身份;以及“她的生活陷入颠沛凄凉之中”是表述在“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病逝”之后,即她丈夫的去世对她的打击是比亡国来得更直接和更重大的打击。据此,我们应该对72页注释①中的“怀旧悼亡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即我们除了聚焦于她对丈夫的“悼亡之情”和对故土的“怀乡之思”外,还应该把目光聚焦于“金石”这二字所暗示的文化之殇上。

    “金”是刻有铭文的铜器,“石”是刻有碑文的石刻。古人为求生命意念之永恒,将文字刻于不朽之青铜与碑碣上。正如自己所研究的对象一样,李清照婚后最美好和最痛苦的时光都深深地打上了“金石”烙印,成为她一生只有与身才能俱灭的生命意念。这在她流亡期间写的《<金石录>后序》中有着清晰的记载。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2],李清照和赵明诚收藏有“书十五车”,书册什物“屋十余间”。我们已无从得知用于运载古籍的“车”是什么车,用于收藏书册什物的“屋”有多大,但数目一定可观。李清照曾提到在“十余屋”藏品皆化为灰烬之后,在丈夫赵明诚葬毕之后,“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坐垫)褥(被褥)可待百客,他长物(多余的东西)称是(相当)”。由此可以想见,李清照和赵明诚珍藏的“金石”数量之庞大。难能的是每一件藏品都得到了善待:“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标准)。故能纸扎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李清照和赵明诚膝下无子,《金石录》就是他俩爱情和生命的结晶。

    但天有不测之风云。1127年1月,金兵攻下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北宋亡国。四个月后,赵构在陪都南京建立南宋。就在这一年十二月,李清照夫妇在青州故第的书册什物“十余屋者”悉数被战火烧毁!带着精心挑选的“书十五车”,李清照开始了漫长的流亡之路。

    流亡之初,李清照问独自前去觐见皇帝的赵明诚:“如果局势紧急怎么办?”赵明诚答:“跟随众人。万不得已,先放弃行李,再放弃衣被,再放弃书画,再放弃古董。只有那些祭祀宗庙的器具,可以亲自抱着背着,与之共存亡,不要忘了!”此去一别,竟成遗言。此后李清照流亡虽多地辗转,但始终不忘丈夫遗嘱,把书卷文物携带身边,并千方百计设法保全。但战火之中哪里去找安全之地呢?就在赵明诚病故这年的十二月(又是十二月),从战火中带出来的十五车书又大多毁于新的战火。仅剩的铜器书卷在之后的流亡中或被带兵的李姓将军抄没,或被寄寓地钟姓邻居偷走。美学家蒋勋说:“这种感觉好像比国破家亡还要悲痛,它是那个文化跟她自己所经营起来的美好世界的瓦解。”[3]当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美”一点一滴地消亡,生命的依托不复存在你却深感无能为力,还有比这更令人痛苦甚至绝望的么?

    如果以上认知和推论成立,那么这种与身才能俱灭的刻骨铭心在《声声慢》中又怎能避而不表?“这次第”之“光景、情形”怎能不包含李清照心中那个美好的世界破碎的痛苦呢?而这种痛苦因为她所从事对象的特殊性,早已超越个体而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殇。作家李国文在《李清照之死》中写道:“死也不敢将收藏品丢失、放弃、转手的这对夫妇,一定要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尽到绵薄之力,你可能嘲笑他们太愚,太腐,但你不能不尊敬他们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要没有这样一份忠忱之心,竭诚之意,哪有5000年来中国文化的辉煌?”[4]个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正是我们在执教《声声慢》时应突出却容易忽略的地方,这种忽略清晰地体现在与教材配套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四)》中。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补充说明。

    基于以上认识和想法,我以为教材注释中李清照的“怀旧悼亡之情”不仅包含对丈夫的“悼亡之悲”和对故土的“怀乡之思”,还应包含对民族的“文化之殇”。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四)[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2.

    [2] 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M].北京:中华书局,2007:178-181.

    [3] 蒋勋.蒋勋说宋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98.

    [4] 李国文.李清照之死[J].传记文学,2004(11):4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