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探路教师职称评聘改革

高级及以下职称 评聘权限将下放至学校

    ■《未来三年,宁波教育要做这些事》系列解读

    近日,宁波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本报作了及时跟进报道。(详见1月10日现代金报A06版)

    这份重磅文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部分,探索将高级及以下职称评聘权限下放至学校,释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参与文件起草工作的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记者 樊莹 通讯员 邵健剀 余晶晶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起步早

    宁波市现行的教师职称制度,自1986年开始施行。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职称评审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已无法对现有人才进行精准评价。

    2009年,国务院先行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实行分类改革。2012年,宁波作为全国第二轮扩大试点参与这项工作,并成为当时全省的地方样板。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合并,统一参照新标准。在职称等级上,设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2013年,浙江省共评选出首批32名正高级教师,这一职务相当于大学里教授的职称,宁波市占了一半。

    “宁波在教师职称评审业绩评分参考项目中,重视‘师德+实绩’,除了常见的专业资历、课时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涉及教学比赛获奖、指导学生获奖、指导青年教师等情况,甚至还包括支教和在农村任教的经历。而且,针对不同类型和学段的教师,职称评审兼顾‘共性+个性’,初步建立起教师队伍中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补充道,来参加现场评审的,均是该行业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行政部门只参与职称评审的组织工作,话语权全部交由一线专家。

    高级职称自主评聘试点学校已有2所

    2018年6月,宁波市人力社保局和教育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系列、技工学校教师系列中初级职称学校自主评审试点的通知》,中小学和技工院校教师系列的中初级职称,由此开始学校“当家做主”。不仅如此,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权也渐渐在尝试下放到学校,让基层的优秀教师有更多机会脱颖而出。

    效实中学是2018年浙江省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的试点学校之一,校内评出两名高级教师,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王静晓就是其中一位,她2009年就已经获得中级职称,业务能力突出,带领学生获得过全国生物学科竞赛银牌。按照传统方式晋升高级职称,她需要提前三个月准备资料提交给教育部门,再在宁波大市范围内评审,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根据新的政策,学校自己制定了方案,按照“教学业绩、论文质量、现场说课”三个环节进行量化打分,一天就走完了流程。

    “教师职称评定权限下放到学校之后,不单单是手续的简化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对学校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教学质量上。”当时学校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目前宁波市共有公办高中段学校近百所,教师约1.4万人。职称改革后,中级职称已经全面下放到这些公办高中学校,高级职称自主评聘试点学校增至2所——宁波市效实中学和慈溪中学。

    评论

    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学校须有配套措施

    职称评聘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关注度高。

    宁波市就要实施的职评新政,可谓对症下药。将中小学高级及以下职称评聘权限下放至学校,如此一来,由本校领导和教师组成的评聘小组,就能综合考虑权衡参评教师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评价,而不是以论文作为评审的唯一依据。

    当然,一项好的改革措施能否得到好的落实,还需要设计相关配套措施,谨防有权任性。

    首先是要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具体而言,如何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按岗位要求区别对待;注重考核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增加专利发明、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对特殊人才如何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出一系列规定。

    其次是专业的事要让专家来做。譬如英语老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效果怎样,须由英语教研员和特级教师来做评价,而不能由行政领导说了算。学校必须依法依规用好自主评审权,发挥好业内专家评审的主导作用。

    再就是要加强对单位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能因为评审权限下放到用人主体就可以“甩手”,而是要强调评审纪律,强化评审考核,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对不能正确行使职称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在评审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现象的,要公开通报,严肃处理。

    王学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